用APP打开
曼生壶沏茶之路的做法

曼生壶沏茶之路

414人浏览 1人收藏 0人做过
APP中查看更多做法
作者: 赛赛粑比
赛赛粑比
曼生十八式为陈曼生所创,陈曼声名鸿寿,字子恭,又号老曼、夹谷亭长、胥溪渔 隐、恭寿、曼公、曼龚、 种榆仙客、重榆道人、翼庵。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人,原籍浙江钱塘,著名金石书画家,为西泠八家之一。曾任溧阳县令,喜爱紫砂壶,创制新样,手绘十八壶式,请杨彭年兄妹制壶,然后由其铭刻书画装饰,为时大彬后绝技。曼生壶铭多为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所作,亦有曼生自为之者。凡自刻铭,刀法道逸, 每经幕客奏到或代书者,悉署双款。由是“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相得益彰,世称“曼生壶”。

用料

曼生壶沏茶之路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天鸡 泥料:高温青灰紫泥 容量:240ml 壶铭:天鸡鸣,宝露盈。曼生铭

步骤 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饮虹 泥料:黄降坡 容量:260ml 壶铭:光熊熊,气若虹;朝阊阖,乘清风。曼生

步骤 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半瓢 泥料:高温青灰紫泥 容量:250ml 高6.7厘米 口径5.1厘米 壶铭: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犀泉清玩

步骤 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上海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7.2厘米 口径6.6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犀泉,即高日濬,陈曼生小舅子。善书法,宗颜真卿,亦受陈曼生影响,行书、隶书皆精,潇洒自然。

步骤 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合欢 泥料:小煤窑朱砂 容量:210ml 高6.5厘米 口径4.3厘米 壶铭: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曼生铭

步骤 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8.4厘米 口径7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壶铭日:“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阐释了“合欢”之义,若是东坡的门徒,三五知己,无酒有茶,品茗谈天,足矣。

步骤 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7.7厘米 口径6.7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曼生在溧阳为官,上任伊始,便遇到运送“白芽”贡茶上京之重任。曼生召集故友亲朋,全力以赴,因白芽乃是每年皇家钦点的名贵贡茶,须在清明之前作为十纲贡品茶中第一纲运至京城。曼生不敢怠慢,征集、挑选、包装,命人昼夜兼程,送往京城。终如期而至,龙颜大悦。消息传来,曼生及其幕客好友皆欣喜。曼生设宴以贺。席间,曼生一时兴起,挥毫泼墨,写下“八饼头纲,为鸾为凤,得雌者昌”之墨宝。好友郭通提议,何不造壶以载此喜,曼生喜不自禁。席间鼓乐欢天,乐手执大镲卖力敲击,声音洪亮悦耳,曼生乃性情中人,下席亲自手持大镲用力合敲,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大镲凹凸有致,合则响,合而美。曼生有感于大镲分分合合,奏响人间欢乐,遂以合镲为样,合欢为名,设计出合欢壶,以朱泥造之,通体大红,富含吉祥与幸福之意。此壶极富天趣,取皆大欢喜之意,适用于节庆、祝福聚会之场合以添乐趣。

步骤 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汲直 泥料:青灰紫泥 容量:280ml 壶铭: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曼生铭

步骤 9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北京翰海2019秋季拍卖会 原版尺寸:400毫升 原版底印:阳羡王东石制 作者:清代王东石 壶铭解析: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大臣叫汲黯,其性格刚正,为人正直,故有“汲直”的美称,是后人为官正直的典范;公孙指的是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 苦而旨:切合茶性;直其体:切合壶型,寓意为人刚正、正直;醴:甜酒。字面意思是那“苦而旨”的茶汤也许亦能如甘醇的甜酒,让茶人陶醉。 “苦而旨,直其体”,形容的其实就是大臣汲黯,他看不贯公孙丞相为人的“甘如醴”,即为人处世虚伪做作,左右逢源。整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为人正直的君子不会因得势小人的行为而改节。孰是孰非,何去何从,岁月自有公道。

步骤 1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高井栏 泥料:红降坡 容量:255ml 高7厘米 宽14厘米 壶铭: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曼生铭

步骤 1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7.5厘米 宽13.8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第一,仿“诗经体”。汲水的泉井并不深,这把壶握在手中也不小,是恰到好处的一把壶,用来饮茶正当好,愿永远都是这么美好! 第二,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步骤 1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葫芦 泥料:本山段泥 容量:270ml 高8.2厘米 壶铭: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曼生铭。

步骤 1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葫芦二 泥料:老本山段泥 容量:275ml 高7.9厘米 壶铭: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曼生铭

步骤 1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10.5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第一,战国哲学家惠施种了一个可容五石水的大葫芦,可是盛满水却把葫芦压垮了;剖开做瓢,则瓜瓤无法安放,可见大而无用只好将其击碎! 第二,张苍因事触怒刘邦被处腰斩,他解衣伏在俎板上时,因其身材美好,体白如葫芦,被王陵救下一命,果然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汉为相多年,且活了百余岁。 第三,“取满腹,无湖江”,典出庄子《逍遥游》,说一个人无法占有一切,江湖水再多,饮用所取不过满腹罢了。 第四,惠施的大葫芦,装满了反而会压垮;后来庄子建议他不要总想着用葫芦装东西,可作“腰舟”(游冰圈)以泛江湖,这更说明了人不可贪的道理。 第五,张苍活到一百多岁,牙齿掉光了就喝人乳。李时珍还有《服乳歌》提到用葫芦装“仙家酒”——人乳。 第六,但是,葫芦壶里满腹装的不是“仙家酒”的人奶,而是胜过“仙家酒”的佳茗,一样能延年益寿。

步骤 1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柱础 泥料:青灰紫泥 容量:240ml 壶铭:石臼泉,柱础间。曼生铭

步骤 1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柱础壶原版馆藏:苏州博物馆 壶铭:茶鼓声,春烟隔,梅子雨,润础石,涤烦襟,乳花碧。曼生铭

步骤 1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q型:石铫提梁 泥料:本山段泥 容量:245ml 高13.2厘米 外口径5.3厘米 壶铭:铫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种。曼生

步骤 1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石铫提梁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12.2厘米 口径5.9厘米 原版底印:彭年 (江听香铭)陈曼生契友 壶铭解析: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种。听香铭。第一,铫的制式,搏的工艺,从我制作以后,就不再是那种古老的方式了。第二,茶待客“器之要者”首推铫,煎茶煮水皆宜。因铫之初乃石器,陈曼生画铫以为壶型,为适手而设置提梁。壶成,故命名之曰石铫提梁,取清新、原始之意。古朴庄重,大气雄浑。

步骤 19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石铫提梁原版馆藏:香港茶文化博物馆 壶铭:左供水右供酒学仙学佛付两手。壬申之秋阿曼陀室铭提梁壶 壶铭解析:此句铭文也是曼生写实心致,有较高的人文价值。而关于这句铭文有更深的涵义:壶身上有写“壬申”就是嘉庆十七年,也是陈曼生任溧阳县宰的第二年,壶铭“左供水,右供酒,学仙学佛付两手”,这是一句言志说心铭,是说一把提梁紫砂壶不可能左来供茶水,右来斟酒,其实也是在说曼生自己已能“醒时游赏醉时吟”的境界,另外提梁壶在当时是男人用壶,有“提梁起,掌在手,放得下”的寓意。其最终的意思是人生趋利而避害,仙佛两手,就被认为是聪明。

步骤 2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仿古井栏 泥料:高温青灰紫泥 容量:240ml 高6.3厘米 口径5厘米 壶铭: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曼生

步骤 2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南京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8.6厘米 口径7.9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原版壶铭:维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井阑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卿郭通,以偈儧日。此是南山石,将来作井阑,流传千万代,名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胜福者,超于弥勒前,曼生抚零陵寺唐井文字为寄沤清玩。

步骤 2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匏瓜 泥料:本山绿泥 容量:250ml 高7.9厘米 口径4.6厘米 壶铭:饮之吉,匏瓜无匹。曼生铭

步骤 2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9厘米 口径6.3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第一,匏瓜,俗称'瓢葫芦',是葫芦的变种,古代用作男子无妻独处的象征。曹植《洛神赋》中有'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勤。第二,因陈曼生夫妻不能长相厮守。曼生遂以壶寄情,以解相思。喝水这件事情呀,什么也没有葫芦瓢饮来得痛快了。能理解我的人呀,再没有谁能和你相媲美了。

步骤 2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箬笠 泥料:红降坡泥 容量:250ml 高7.1厘米 外口径4.2厘米 壶铭: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曼生铭。

步骤 2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7.8厘米 口径3.2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第一,斗笠能遮阴,饮茶能解渴,这两种去暑的方式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佛祖没有示明。第二,把摩茶壶让人想起了遮阳的草帽,它能够免除身上的暑热,而抚摸茶壶端起来饮茶,同样能除渴解热,不同用途不同功能的两件物质,解决的却是相同相似的生活问题,殊途同归,又好像是一回事。那就再不断琢磨吧。

步骤 2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合盘 泥料:黄龙山紫泥 容量:240ml 高6.1厘米 口径5.2厘米 壶铭:竹里半,炉火活。曼生。

步骤 2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南京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6.7厘米 口径7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竹炉取火,烧水煮茗,只能放半炉柴,火才会生起来变旺。满则溢,盈则亏。做事留有余地,则事半功倍。

步骤 2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扁石 泥料:老本山段泥 容量:225ml 高5.7厘米 口径5.2厘米 壶铭:有扁斯石,砭我之渴。曼公作扁壶名

步骤 29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扁石二 泥料:台西底槽清 容量:350ml 高6.8厘米 口径6.5厘米 壶铭:有扁斯石,砭我之渴。曼公作扁壶名

步骤 3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6.7厘米 口径7.1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第一,有这么一块扁石一样的壶泡茶,可以消解我的口渴。“有扁斯石”出自《诗经·白华》,扁平石块来垫脚,踏在上面人不高呀。这个人儿远离去,使我忧愁病难消呀。“砭我之渴”,砭字取救治的意思。  第二,据“有扁斯石”原诗的妇人的幽怨,有“怀念”与“忘恨”的意味。而饮茶可以消除心中郁闷。 壶型赏析:壶嘴、把、及盖钮为整体之需,均以暗接法减弱之,又妙在使壶身之筋线延伸至嘴、把两侧,一气之贯穿,流畅之过度使嘴把如同自然生出一般,和谐一体。壶盖以一个简洁且饱满平盖作压盖,又以一桥钮贯之,同样起一筋,使与壶体遥相呼应,合为一体,且易捏拿。

步骤 3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瓢壶(曼生石瓢) 泥料:老本山段泥 容量:180ml 高6.1厘米 口径4.5厘米 壶铭: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曼公作瓢壶铭

步骤 3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7.5厘米 口径6.8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第一,陈曼生得前朝石铫diao,仿其型,易数百稿,而得紫砂石瓢。此石铫历数百年,辗转于乞儿市井,传至有清一代,不仅因为它石质坚硬,还因为它器型收敛,口沿、肚腹不易磕破,所以铭曰:“不肥而坚,是以永年”。第二,茶水可以消除肥腻,瘦而矍铄是健康的标志,才能长寿永年。第三,寓意人的品格,谦逊而笃定,这样的品格这样的人,才能有所作为,能够长远。

步骤 3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子冶石瓢(非曼生壶) 泥料:老段泥调砂 容量:250ml 高6.8厘米 口径4厘米 壶铭: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书老。子冶自记

步骤 3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8.8厘米 口径6.8厘米 原版底印:乐陶陶室 把梢印:彭年 杨彭年制,瞿子冶铭

步骤 3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乳钉(乳丁) 泥料:红清水 容量:290ml 高8.3厘米 口径4.3厘米 宽15厘米 壶铭:水味甘,茶味苦,长生方,胜钟乳。曼生作铭

步骤 3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8.5厘米 宽16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水是甘甜的,茶是苦味的,经常饮茶水可长生不老,其功效胜过石钟乳。《新修本草》里记载钟乳石有明目、益精、益气、强阴,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补虚损、下乳汁,久服可延年益寿、不老的功效。再简单点说:多饮用清淡的茶水,可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胜过石钟乳的药效。

步骤 3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周盘(三足乳鼎) 泥料:红皮龙 容量:260ml 高5.9厘米 口径6.8厘米 壶铭:吾爱吾鼎,疆(强)食疆(强)饮。曼生作乳鼎铭

步骤 3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3.7厘米 口径5.8厘米 原版底印:香蘅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第一,此壶圆润而不失刚劲,三足鼎立方显智勇者胸襟,周盘暗韵太极,有形而无穷。第二,我爱我的乳鼎壶,鼎原为古代炊器,今天成了茗壶,不仅可以努力加餐,享受美食,还可以品尝佳茗,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步骤 39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平盖莲子 泥料:黄金段泥 容量:290ml 壶铭:中空空而难测,腹恢恢其有余。曼生铭

步骤 4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清末名艺人赵松亭制作,吴月亭陶刻的隐角竹鼓壶。 腹铭隶书:“中空空而难测,腹恢恢其有余。竹溪刻。” 壶铭解析:“中空空而难测”:空:什么都没有,空空:引申为深、大;测:原指水的深度,引申为测量。此句说:壶中空其深度难测。寸柄之壶怎能深不可测,不是有“壶公栖隐壶中别有天地”“壶中日月长”的传说吗?传说东汉费长房为市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座。市罢、跳入壶中,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因向学道。李太白有名句:“何当脱履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长。”可见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当然壶也就“中空而难测”了。 “腹恢恢其有余”。恢恢:大、广大。《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此处指壶腹很大。余:多余的。《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此句切壶形,壶腹很大而有多余。多余什么?当是有源源不断的可续的香醇的茶水。 我们从此铭还可体会到生活的哲理:中空则深不可测;腹大则富而有余。引申出去:做人要谦虚永远“中空”;而肚量则要“有容乃大”,方能包容万物,海纳百川,从而富而有余。

步骤 4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觚棱 泥料:老段泥 容量:330ml 高7.5厘米 长15.5厘米 壶铭:诵秋水篇,试中泠泉,青山白云吾周旋

步骤 4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原版馆藏:美国芝加哥艺术馆 原版尺寸:高7.4厘米,长14.3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作者:把梢“彭年"印 壶铭:“棱可摸、觚不觚、得其精意遗其粗。详伯铭” 壶铭解析:祥伯,郭唐( 1769- 1831 年)的别号,嘉庆年间贡生,是陈曼生的挚友,亦是曼生宰溧阳时的幕友之一,曾一起参加壶艺创作,镌刻壶铭。 此壶取名“觚棱”壶,是因为它的造型仿古代觚棱设计而成的。觚棱,亦作“杌棱”。有两种器物、都称“觚棱”,一是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 王观国《学林.觚角》:“所谓觚棱者,屋角瓦脊成角棱瓣之形,故谓觚棱。”二是古酒器。据邓实《明清各名家砂壶形拓》中之《阿曼陀室制砂壶》称:“觚,为古酒器,容酒一升。形方,四面有棱,今传世尚多,唯方者少而圆者多。” “棱可摸”。“棱”指物体的边角或尖角,此壶也有边角,但已作弧形,故可以抚摸。 “觚不觚”。此语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何晏集解:“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此处似无此深意,可能还是根据壶形“觚,棱...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棱也”(朱熹集注),此句意思与上句同:觚棱壶,因棱作圆弧形,故与酒器的觚棱不完全相同,无棱而不觚了。 “得其精意遗其粗”。此句一语双关: 一指壶觚棱可摸,精工制作而不粗;二指对待生活,也应智圆行方,外圆内方,绵里藏针,而不要锋芒毕露,凡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取精遗粗,这是典型的儒家的处世哲学。

步骤 4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石瓢提梁 泥料:紫泥调砂 容量:270ml 高11厘米 口径4.5厘米 壶铭: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

步骤 4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石瓢提梁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11厘米 口径5.7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第一,泉林之中,以清泉煎煮“白石茶”,那茶汤清澈明亮,白花浮在碗面,热气袅袅而上,犹如流起的绿云,一瓢佳茗,细细品饮,既品泉之清,又品石之白,岂不快哉。 桐君,相传黄帝时人,尝采药求道,行医济世,“识草木金石性味”,代指饮茶知味之人。 第二,琴有知音,茶有知味,邀之对饮,不亦快哉。

步骤 4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半瓜原版馆藏:南京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7.2厘米 口径6.1厘米 原版底印:陈曼生制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梅雪枝头活火煎,山中人兮僊(仙)乎仙。梅花枝头的雪,用活火来煎茶,山中的人都是仙人一般的生活了。

步骤 4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南瓜提梁原版馆藏:上海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18.3厘米 口径6.7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开心暖胃门冬饮,却是东坡手自煎。第一,出自苏东坡原诗句。讲的是书法家米芾冒热送来门冬饮子,然后苏东坡午睡之后亲自煎茶的情境。门冬,中药。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第二,相传陈曼生忆昔年苏东坡归田,院内外皆种有南瓜,得此南瓜提梁壶式,气势超凡,繁简得体,造型独特。

步骤 4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镜瓦原版馆藏: 原版尺寸:高7.8厘米 宽13厘米 原版底印:陈曼生制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日之光,泉之香,仙之人,乐未央。曼生。

步骤 4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果元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7.5厘米 口径6.2厘米 原版底印:陈曼生制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果元:中有智珠,使人不枯,列仙之儒。竹泉大兄先生雅玩,印泉监制。

步骤 49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横云(乳瓯)原版馆藏:南京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7.8厘米 口径5.6厘米 原版底印:陈曼生制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此云之腴 ,餐之不癯 ,列仙之儒。曼生铭(此云之腴 ,餐之不癯 。祥伯为曼公铭并书)

步骤 5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钿合原版馆藏:唐云藏 原版尺寸:高6.5厘米 口径5.2厘米 原版底印:陈曼生制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钿合丁宁,改注茶经。笏山。

步骤 5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飞鸿延年壶原版馆藏:故宫博物院 原版尺寸:高11cm,口径8.5cm,足径12.3cm 底款:盖内刻篆书“彭年”阳文款。壶底凸刻展翅飞翔的鸿雁,并有篆书“延”、“年”二字分刻于鸿雁颈项的两侧。 壶铭:腹部一面刻隶书“延年壶”,另一面刻行书“鸿渐于膳,饮食衍衍,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利”,署“曼生为止侯铭”款。

步骤 5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龙钮扁方合斗壶原版馆藏:民间收藏 原版尺寸:高6.5厘米,宽16.5厘米 壶铭:壶身一面镌刻山水画,另一面刻:“北斗阑干南斗斜,合为一点露珠珠。”

步骤 5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云幅方壶原版馆藏:苏州文物商店 原版尺寸:高7厘米 口径6.6厘米 壶铭:壶的盖面饰蝙蝠祥云纹,壶身一壁雕饰山水画,另一壁刻铭:“外方内清明,吾与尔偕亨。曼生。” 壶铭解析:此壶铭既切壶,又切茶,还结合壶形抒怀人生。古人云:“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即处世为人,思虑要周到,行为要方正,内心则要像茶那般清醇蕴籍,澄澈明纯。行为方正是“外方”,“清明”即清楚明亮,对事理明白。所以要“外方内清明”,我与你皆须如此。喻意做人的一个道理:让人们在饮茶品茗之间,得到情操品德、人格素养,以至人生信念的熏陶和培养,使紫砂茗壶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得到升华。

步骤 5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斛形大壶原版馆藏:南京博物院 原版尺寸:通高20cm,口纵、横7cm 底款:底钤阳文篆书“阿曼陀室”方印。盖内钤阳文篆书“用霖”小方印。 壶铭:壶身一侧浅副图画:上部一士人伏案作寻思状,下部一童子坐炉边煮茗。案上有油灯、盂、砚和插看梅花的花瓶等物,室外一鹤立於坡上。左上方刻行书“夜间觅句”,款“介三”。刀法简练,线条流畅,构图和题句意趣吻合。壶另一侧刻行书题识五十字,款亦为“介三”。

步骤 5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半月瓦当原版馆藏:上海博物馆藏 原版尺寸:高7.4厘米 口径4.3厘米 原版底印:阿曼陀室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不求齐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曼生铭。另一面为篆书延年,半月形瓦当的不全(不圆),喻指人对任何事都不要求全责备,才能健康长寿.

步骤 5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寒玉壶原版馆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院 原版尺寸:高8.5厘米 腹宽16厘米 底款:壶底有“彭年”方印。钱杜,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叔美,号壶公,工诗,深通画法,是清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花卉,尤擅山水。杨彭年与钱叔美联袂,物尽其美,诗画融情,犹如锦上添花,实为不可多得的茗壶妙品。 壶铭:壶腹一侧刻梅花,图右下刻阴文:“叔美为云如作。”另一侧刻篆书:“寒玉壶,一枝两枝翠蛟影,千点万点春烟痕,忽忆西溪深雪里,橹声伊轧到柴门。壶公戏题丙子二月。” 壶铭解析:“寒玉”者,取自唐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湖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喻指心地纯净高尚洁白,超脱不俗。

步骤 5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曼生款新月壶: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原版尺寸:宽14.7厘米 原版底印:壶痴 壶铭:“新月半湾。曼生” 来源:壶痴,清代制壶高手,约为咸丰,同治,光绪时代之人,生卒不详。壶痴姓氏失考。仅于壶底钤“壶痴”二字篆文方印。

步骤 5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曼生款却月壶: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原版尺寸:长17厘米 原版底印:陈曼生制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合之则全,偕壶公以延年。曼生铭

步骤 59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曼生款圆珠壶:江苏观宇2018秋季拍卖会 原版尺寸:350毫升 原版底印:曼生 作者:清晚期仿曼生款 壶铭:“玉壶买春,赏雨茆屋。曼生制” 来源:《诗品》——唐司空 全文: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释义: 用玉壶载酒游春,在茅屋赏雨自娱。 坐中有高雅的名士,左右是秀洁的翠竹。 初晴的天气白云飘动,深谷的鸟儿互相追逐。 绿荫下倚琴静卧,山顶上瀑布飞珠。 花片轻落,默默无语,幽人恬淡,宛如秋菊。 这样的胜境写入诗篇,也许会值得欣赏品读。

步骤 6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棋奁 泥料:四号井底槽清紫泥 容量:220ml 壶铭:饮之心清,黑白分明。曼生

步骤 6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棋奁壶:上海匡时·2017秋季拍卖会 原版尺寸:长9.5厘米 原版底印:陈鸿寿印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棋奁即围棋罐也。此为原创壶型,壶身铭文“饮之心清,黑白分明”,后一句见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比喻是非分明,好事坏事的界限都清楚明白,然后百姓就知道所应该做的事了。再加上棋子是黑白二色,更是一语双关,也可以理解成品茶心清,有助于行棋的思路,黑白分明了。而人生如棋,棋要一步一步地走,谁也不可能一步取胜:人生一样不可能一步登天。走棋须谨慎,有时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做人也是如此。再者,棋如人生不得焦躁,需保持平常心,淡看胜负,在棋局中遇到险阻胶着时,来一壶茶,静气宁神,方能做出更好的决断。因此说,此壶壶铭的内容不仅切壶、切茶、更是切处事哲理,取材棋奁作壶,有禅茶悟道,明心见性之意。

步骤 6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壶型:百纳 泥料:四号井底槽清紫泥 容量:150ml 壶铭:勿轻裋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曼生铭

步骤 6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百纳壶:2017 西冷印社春拍 原版尺寸:长11厘米 宽6厘米 原版底印:香蘅 把梢印:彭年 壶铭解析:勿轻裋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曼生铭。裋褐,指贫贱人家所穿的粗布短衣。活活,为水流声,此处指注茶的水声,隐喻智者腹中的经纶与智慧。曼生做此铭文寓意是:“不要以貌取人,有内涵的贫士,往往能说出令人振聋发聩之言。”

菜谱创建时间:2020-02-18 15:35:31
打开App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