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PP打开
纯手工麦芽糖的做法

纯手工麦芽糖

1.0万人浏览 634人收藏 4人做过
APP中查看更多做法
桃小妖之一朝风月
相传,麦芽糖的生产始于殷商时期,初名“饴”,这也是为什么麦芽糖也叫饴糖的原因。《诗经·大雅·躲》中有这样一句话:周原朊朊,堇荼如饴。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周原这块土地多肥美啊,象堇荼这样的苦菜也长得像糖那样甜。可见麦芽糖历史之悠久,味道之甘甜。 麦芽糖有软、硬二种,入药以软饴糖为主。软者为黄褐色浓稠液体,粘性很大,称胶饴;硬者系软糖经搅拌,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之黄白色糖饼,称白饴糖。据中医介绍,芽糖的功效以质地稠软如胶蜜状者为上品,质地坚硬者较差,因此药用以胶饴为佳,麦芽糖性味甘性温、生津去燥,虽然味甜但不及白糖,但是其滋养缓急、强壮补胃的作用比白糖优良。治气虚倦怠,胃寒腹痛,气虚咳嗽等症,有缓中补虚,健脾和胃,生津润燥,是老少皆宜的食品。但是中气弱、消化力不足、体内有湿热、体胖多病则要慎用,因麦芽糖会助湿生热、令人易于腹胀。 麦芽糖中有一种叫低聚麦芽糖,向我们平常喝的碳酸饮料、牛奶、乳酸菌里都含有这种物质。“低聚麦芽糖对人体内有益的双歧杆菌有强大的增殖作用,净化肠道,促进肠蠕动。”相关人员告诉笔者。就算是我们一如既往认为不健康的冰淇淋、巧克力中也富含这种成分,它能够抑制体内有害菌的繁殖和有毒腐败物质的产生。对分泌体内多种毒素的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和血脂,促进老年人对钙质的吸收,是驻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有效营养补剂。 小小的糖果,却有着大大的智慧,既补了嘴空,又强健了体魄;既延续了传统,也带来了欢乐。这便是那惹人怜爱的糖果,小小的,却又饱含着甜意。

用料

纯手工麦芽糖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小麦种子泡12小时以后放在芽苗盘里,把坏的破的挑拣干净。下面放水,以不没过网格为准,上面盖一块湿纱布,每天喷水3-5次。(需要根据室内的温度决定喷水的次数,纱布快干了的时候就喷少许水,因麦芽不喜水,所以不能喷多,以免种子发霉。)

步骤 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放在避光处准备发芽,这是刚出芽的样子。

步骤 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这是第三天的麦芽。

步骤 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这是第五天的麦芽。

步骤 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第七天,因为东北现在温度低,所以发了七天。麦芽长到四五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做糖了,太久了或者见光了会有一股青草的味道,这是刚刚要抽二茬叶子的时候,这时候最合适做糖。

步骤 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糯米需要提前一天晚上浸泡一夜,吸水以后做成糯米饭。图中是为了颜色好看加了一点自家产的玉米碴,结果做出来的颜色我觉得有点深了,大家可以忽略。

步骤 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闷饭的时候把麦芽洗净,再次把没发芽的挑拣出去,切成一厘米的小段备用。

步骤 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糯米饭晾到60度左右,把麦芽拌进饭里,然后放进电饭锅里按保温键发酵五小时,拿出来以后常温发酵一小时,不能发酵时间长,否则会有酸味。此步骤忘记拍图片了,这个大家先凑合看哈。 (这次做的时候拍照,所以把图片更新了一下。)

步骤 9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发酵以后明显看到里面都是液体,这个就是麦芽糖的原浆,尝一下是甜的。两种谷物在一起居然就能做出糖,真的是好神奇啊。

步骤 1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用干净的纱布滤出糖浆备用,这是个体力活,为了不浪费我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步骤 1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刚开始大火,然后中火,最后小火,需要一直搅拌防止麦芽糖粘锅。直到出现这样的猪肚泡,麦芽糖才算是熬制成功了。前后需要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腰部很酸爽。

步骤 1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熬完的糖浆放置40度左右,温热的时候就需要放进容器里,否则凉了以后会变硬,没有办法装瓶。

步骤 1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凉了以后用筷子卷一下可以看见很清楚的纹理。小时候的味道一下子就回来了,伴随着儿时的回忆,有糖人的甜蜜,有过年的喜庆,还有童年的纯真。

步骤 1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今天瓶子和瓶贴到家了,装瓶送人哈。这是在太阳底下的状态,晶莹剔透,煞是可爱。

步骤 1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今天麦芽糖发酵过头了,闻着有一股酸味,但是没舍得扔,于是想熬成水分少于18%那种据说保质期可以达到一年的糖。于是我就小小火熬啊熬,熬啊熬,熬到基本上搅不动了锅底快糊了于是就关火了。尝了一口并不酸,于是我就尝试着给娃做个棒棒糖,结果凉了以后真就成了棒棒糖了🍭🍭🍭,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哈哈哈哈!

步骤 1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话说下一个难题来了,这糖干了以后难道要我用锤子🔨锤着吃吗?😂😂😂

纯手工麦芽糖的小贴士

1.麦芽不要喷水过多,防止发霉。 2.麦芽需要全程避光。 3.糯米饭不要加过多水,等到熬的时候会很费时,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4.发酵温度不要过高,时间不要过长,会变酸。 5.一定要在变凉之前装瓶,要不然你会很难过。

菜谱创建时间:2019-04-10 19:57:15
打开App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