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先把蛋清蛋黄分离。 水和油进行乳化之后加入粕籽粉,这时候会有点干,不要紧张,尽量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蛋黄继续搅拌到细腻的蛋黄糊 ②然后打发蛋白。把细砂糖分3次加入蛋清中打至硬性发泡状态即可。
③先放三分之一蛋白和蛋黄糊混匀再把蛋黄糊倒入剩下的蛋白盆里快速翻拌均匀。 ④倒入戚风模具中,把表面整理平整。 ⑤烤箱中下层150度烤60分钟,或者根据自家的烤箱温度调整。 出炉倒扣放凉后脱模。 ⑥也可以做成纸杯小蛋糕,大约可以做15-16个中号纸杯,大约8分满,130度先烤25分钟,再转150度25分钟,最后根据上色情况考虑是否增加时间或者根据自家烤箱调整温度。
1.蛋清高速打发至可以拉出小尖角的时候,就转低速再打30秒左右,这一步是整理蛋清,去掉大气泡。 2.如果是用新鲜粕籽叶加低筋面粉做的话,取30-40g叶子加水一起放在搅拌机里打碎就好,最后取60g粕籽汁,低筋面粉的用量是90g。 某度来的小知识:“朴子粿”因用料朴子树叶而得名。朴子树,即朴树。又名朴枳树、朴仔树等,榆科,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诸省及台湾岛。朴子树根、皮、叶均可入药。潮汕百草良方载:“本品微苦、凉,有清热、凉血的功用。” 民间采食朴子树叶,传说最早源于饥荒年,百姓采摘树叶充饥,其它树叶苦涩难以入口,唯独朴子树叶别有滋味,而且吃后,胃、肠感觉舒适。因此,每逢饥荒年,朴子树叶均被一扫而光。 也有说法记载:据传当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州,杀戮掠夺,搅得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潮人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饱受饥寒。为求生存,潮人先祖饥不择食地采摘朴籽叶充饥,后人为饮水思源、追古怀远,在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粿”的习俗,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