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前一天晚上或者一大早先把面粉270+水蛋165(牛奶可以替换水,味道更好一点)+盐4克(我做的是咸面包,如果要淡面包盐变1克)+糖30克(要吃甜面包要买到耐高糖酵母,否则发不起来)混在一个大盆子里,用大刮刀搅一下。下手会很粘,所以我就直接大刮刀伺候了。反正搞一起,没干粉了,找一个密封盒搞里面。冰箱冷藏。
找个杯子放10克温水(小于38℃,用手测量的话就是比手热一点点温的。太高温度酵母就烫死了。)把酵母放进去调一调。再找个杯子把30克油(黄油)称好备用。一定先搞好,否则等下手上都是面团,不好弄。
面团搞出来稍微揉一下,摊开。把酵母涂上去。
这时候面团很沾手,不要在意,就是这样的。一直到最后,面团都有点粘的。
揉面是最劝退的步骤。反正我是做了好长时间,才掌握技巧的。我习惯三种揉面方法轮流用,感觉这样最容易出膜。先是最多菜谱推荐的洗衣服式搓面,就是用手掌跟把面团向外搓开,一点一点搓,搓开了再卷回来,面团转个90度,继续搓。如果面团太湿,可能要用刮板收集回来。这个时候面团非常粘,反正到处都是是正常的,不用在意。等面团由于筋膜产生会开始不那么粘面板了,就可以同时使用甩面和切割法了。甩面就是抓住面团一角,用手腕的力量将面团另一头甩在案板上,让面团变长。再用手同时抓住面团两头,将面团对折一下,再一次甩出。切割法就是用刮刀或者小刀将面团切成小块再重新揉在一起。反正我就会这三种揉发。我一般是先搓个5-6遍,再甩个5-6次,再切一下。无限循环以上。具体时间没个准,主要看面团的状态。我现在基本这样揉个10分钟就能进入初步拓展状态了,就是切一块能出粗膜状态。手揉不是厨师机大家别太较真,否则人家几千块钱的机器也没人买了是吧。揉面就是把面团拉长在搅合在一起再拉长,用什么方法大家随意,反正我这样成功了。第一次揉面,我揉了2个小时,就是不出膜!!!后来慢慢总结,才总结出这个方法。
面团摊开将油30克抹在面团上。这时候,手上一堆面团沾了油就好清理很多了,面板上的小面团也慢慢可以沾回主面团了。所以油要先备好,否则手上一塌糊涂只能搓泥垢丸,很麻烦。再继续上面三种揉面手法,一直到面团可以拉出手套膜。不知道是不是用的食用油的关系,我揉的手套膜都不太到位,总感觉强度不太够。毕竟是手揉,不能要求太高。
一发直接做吐司面包的话,现在就可以将面团用电子秤称一下,分成三份。揉成团,醒15分钟。
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长面片,沿着短边卷起来。再醒15分钟。
将面团条擀成长面片,宽度参考你的土司盒。沿着短边卷成面团。
将三个面团放在吐司盒里。
将吐司盒放到烤箱了,边上放一杯热水。每半个小时把水微波炉转一下。主要是我的烤箱没有发酵模式,只能这样凑合一下了。
基本上,上海4-5月份的气温。每次发酵到位基本要3小时以上……这张是发了接近2个小时左右吧。哎,早知道要做面包,就该买个好点的烤箱了。
半小时观察一次,反正我是这样的。发到9分满了,开始烤箱预热十分钟,155度烤50-60分钟。烤山型吐司前十分钟注意观察一下,要盖锡纸。锡纸可以用吐司盒盖子做模型折好放在边上。方形就不用管了,盖盖子,直接烤就行。烤的时间的话大家自己多试试,据说每个烤箱都不太一样。我家烤箱订时不准,上火太高……
烤箱预热的时候折的锡纸盖,今天做山型吐司。
开烤
这样差不多要盖锡纸了
盖好了
这个锡纸盖晚了,上面有点黑。反面教材
时间到了,马上将面包盒拿出来侧卧。等凉一点就从盒子里倒出来吹吹风。闷在盒子里面,会有水汽打湿面包。
今天的成品。今天酵母放少了一点,发的有点小,再总结吧。
没有土司盒或者只是想做小面包的话,需要二次发酵。就是面团揉好后,等待面团发酵到两倍大。我一般一次做两倍量的面团,一份直接烤吐司面包,一份先冰箱冷藏让它发酵慢一点。等吐司烤好,再看看面团基本也发的差不多了。发酵好的面团用手指一戳就一个洞,洞不会被边上的面团挤压变小。如果发过了会一戳直接塌掉(每没遇到过,其它攻略上看到的)。
面团按照自己需求分成小团。我习惯做60克一团的小面包。分成剂子松弛15分钟。发挥自己创意的时候到了,各种小面包做法可以自行查攻略。我试过花卷式的、圆面包式的、辫辫子式的。
做好造型,等待面团再次发酵。基本就是30-40分钟左右。想好看,还可以刷一点蛋液。开烤。预热10分钟,180度15分钟左右。用模具的话参考上面吐司烤制时间温度。还要盖锡纸。
想玩的话还可以做点馅料,做包子一样做法。我用的是卡仕达酱。做法自己搜一下。味道绝了。面包里放点果仁也是可以的。还试过在面包里加了咖啡粉,味道还不错。
辫子式辫的,放在6寸模具里出的。之前做的,只有成品照片。
这个菜谱最主要还是揉面,面揉出来了,随便你怎么做,做什么都好吃。疫情过后,有空可能会买点高糖酵母,那各种面包都可以试试了。希望这个简陋的菜谱能给同在疫情状态下的大家一点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