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将柠檬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擦干。切几片柠檬,再4对切成小块,秤量后加入水和糖分,充分搅拌均匀。加盖后放入发酵箱,设置25度,70-75%湿度。有发酵箱最好,在恒温条件下细菌适应性更好,但发酵箱并不是关键,学会观察状态和判断才是重点。PH测下来3.08。
此后的工作很简单,每12小时奋力搅拌一次即可。搅拌的原因是尽量多地混入氧气,以促进有氧发酵。这是第2天,也是过24小时、第3次搅拌后,PH高了一点为3.25,整个液体变柠檬黄了一点但还是相当清澈,闻起来仍然是普通柠檬水的味道。第4次搅拌过了4小时后(第40小时),柠檬块上就开始产生细小的气泡了。看上去里面的细菌过得挺舒服的。
第3天,即48小时后。气泡明显增多,与之前不同,它们变得更大更活跃,打开盖子可以听到它们发出一些微弱的嘶嘶声。 同时,闻起来开始有点像起泡柠檬水。 搅拌时,液体会释放出相当多的气泡。 微生物的世界开始变得有趣了! PH 为 3.33,比昨天略高。 拧紧盖子,放回发酵箱。
12小时后,即第3.5天。我感觉气泡变大了,还有很多小气泡在活跃,就像苏打水一样。 此外,液体似乎更混浊。 多么可爱的微生物世界啊! 如果你能听到,这时候打开盖子咝咝作响! 听起来像是忙碌而欢快的音乐,里面上升的小气泡有点像鱼在吐泡泡。 搅拌时,轻轻一碰也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逃串。 搅拌后,大部分气泡已经消失,此时液体变得相当混浊。
又过了 12 小时,现在是第 4 天,泡泡又回来了,而且比昨天还要多, 然而似乎不再有狂热的小气泡了。 打开盖子的时候比昨天更令人兴奋:嘶嘶声更多,有点像治愈音乐,嘈杂、响亮、却出奇的舒缓。 细菌变得更加活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闻起来更像是介于起泡柠檬水和酒之间的气味。今天的PH是3.34,和昨天差不多。 我想现在糖几乎都被分解了,这家伙即将达到巅峰状态,随时完成发酵。
又过了12个小时,即第4.5天……我没量过所以只能肉眼判断,但感觉气泡更大、也更文静了点,没有了剧烈鱼吐泡泡的效果。 此外,开盖时不再有戏剧性的咝咝作响的声音。 这次我忘了测PH,但所有迹象都告诉我不能再等了。 所以做了最后一次搅拌就过筛。柠檬可以丢弃,液体才是制作酵种的关键。液体产出140克。柠檬液也可以放进面包里直接使用,但需注意用量否则面包偏酸。
接下来制作柠檬酵种。
第一次喂食,柠檬液和面包粉1:1,各40克,外加一些糖分帮助发酵。制作当天我厨房温度在20-21度间,原料都保持在常温。所有材料搅拌混合后放置发酵箱,设置温度25度+湿度70-75%。以这样的设置,6小时样子达高峰,长到约4倍。这个时候开始,温度最好能做到控制,如果没有发酵箱,选择家里温度相对恒温的地方,25-28度间都可,但要注意观察状态,有可能长的更快或更慢。
第二次喂食,由于已是半夜,我决定以1:2:2的比例混合,成熟酵母、水和面包粉分别为30克、60克和60克。材料同样均保持室温。10个小时后同样长到约4倍。
通常,我会在使用前至少喂 3 次。 第一次喂后柠檬味最强,之后每喂一次都会减弱,但酵种会更稳定。第三次喂食,比例1:1:1。这次4.5小时长大4倍,可以直接使用。我也曾尝试过使用前喂4 次,结果相似,所以结论是我这个酵种的最大爆发力是长到4倍,喂 3-4 次后可用。
关于如何使用柠檬酵种,它与小麦酵种类似。但正如所说,柠檬酵种比小麦酵种强,所以在相对较冷的房间里更容易管理,或者说不用太管理面团温度。 我当时的厨房温度在 20-21 摄氏度之间,绝大多数食材都保持在室温下。 先把面粉和水水合一小时(唯一控制水温的地方),再加入成熟酵种。 面团温度显示约为 21 摄氏度,通常对于小麦酵种面团,温度至少应为 24 摄氏度。第一次松弛20-30分钟后加入海盐。其余步骤跟小麦酵种一样。整型后,先在发酵箱松弛30分钟,然后在冰箱醒发12小时或至发酵完成。
烘烤。珐琅锅预热250度至少30分钟,割包后放入加盖烤20分钟;之后上下火调到230度,开盖烤10分钟;最后拿出面包裸考10-15分钟直到自己上色满意。
关于如何维持酵种,我用了 20 克成熟酵种、20 克水和 20 克面包粉,并充分混合。 将其放入冰箱,每 3 天或长到高峰时喂一次。 剩下的发酵柠檬液放入冰箱, 1个月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