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种 思考一:1:1喂养时,像鲁邦一样,凹陷就喂,成固体种,不拘泥于时间(但感觉26-28度较好,因为后续很多时候用到这个温度。)
1、冰箱出来苹果液1:1喂养9.5小时已2.5倍,但没吃完。发酵15小时后,下降了1厘米左右,60:60成固体种。捆绑。
26度2天(46小时)
2、(此步错误)下水:室温19(晚上)不是太冷。白天应该高2度左右。 提示:操作错误,应该先捆绑几天,发展和筛选耐无氧菌群,之后才下水或不下水(有的流派是不下水的。)
面温22.8,30%水量。
水温21.3
室温22度12小时
第一次下水欠发,得捆绑,适应无氧。
3、捆绑----------
捆绑一:40%18.9度
40%18.9度24小时,略酸
捆绑二:18.5度40%水量
18.5度40%水量23.5小时,不酸
捆绑三:35%水量19度
捆绑四:19度35%水量,22小时,略酸。
捆绑五:18.5度35%水量,24小时,不酸
捆绑六:18.4度35%水量,略硬
18.4度35%水量,26小时,酸(应是发过了,不能超24小时)
二、喂养
18.3度40%水量
18.3度40%水量,19小时,略酸。
涨大有2圈吧。
18.4度40%水量,19小时,略酸。
下下水吧:18度35%水量
此处有误,应是35%水量。发满了,有3倍。
18度35%水量,22小时后,不酸。
17-18度25小时,涨大有3倍
35%水量17-18度25小时,一点点酸,看组织是发得挺好,但酸度增加,是不是24小时会好一点?
涨了也有2倍多了。
40%水量17.5-18度16.5小时,后味一丢丢酸,看着是发好了,是不是表示不需要22-24小时?(答:不是,事实上体积早已发好,之后还要累积酸度和组织。)
加10%金顶焙(老强的面筋粉)
涨的倍数更高
17-18度40%水量,14小时,略酸,但组织看着没涨好。
还是10%金顶焙,加点水,45%水量,17-18度
17.7小时后,涨老高,3倍了,果然是面筋粉。
17.5小时后看着没发好(是不是容器的问题?答:不是,前两次的时间都少了,所以累积了。)
进冰箱吧,累了。
--------此处是分割线------------ 记录一个濒临灭绝的水式的挽救过程。
打烂了面,再请出来吧。忘了套袋子,整个干了。只得挖心了。
高温就一面团,啥组织都没有。
室温冷,看着不怎么好啊。
-------------此处也是分割线------------------ 理清了一点:合理区间去发,不能到体积就喂,也不能延长。撑了就延长,酸了就洗洗。 温度远超出你的想象,多测。更细一点。 养水式就是微调,直至到你要的时间时间区间。
不是发酵箱给多少度面温就是多少度,放在中层,空气热传导差,室温16度,比较低,面温本来就低,4小时才20度左右,没发好,7小时后面温从20度到24.5度,之后维持。干脆发一晚过夜,15小时,涨满,略酸。永远比另一个低0.8度左右,不知道是不是活性低所以内部温度也低。
室温16.6,舒适,用手捂热了面温24度,放26度底层,面温1小时内30度左右,发酵4小时。
室温17度左右,手捂22.7度,发酵箱26度底层放发酵箱架,29.9度,5小时,感觉没有3倍,略酸。难道高温是这个体积以及组织表现?
室温18度放室温发,面温不到18度,24小时,体积不到3倍,酸。(低温增酸)
室温20度左右,捂热面温22度,放28度发酵箱,底下加黑色网架,面温28度左右,4小时没有3倍,不酸,再放一小时后喂。
室温21度左右,发酵箱20度面温21.3度22小时,酸味明显,大约2.5倍。应该发久了。糖水还是高倍喂呢?高倍吧,糖水麻烦而且减弱活力。
看着没有3倍,实际不知道有没有。反正酸了,就是发过了。下一顿,1:1.3
高倍数21.5度发18小时,明显久了,但发久了酸了总好过撑着。方向是对的。
酸的话,泡个糖水浴吧。
组织打开了,酸味少了,但22度13小时,好像也有点久了。发12小时应该可以吧。
22度9.5小时,酸度少了,应该是时间少了,估计22度12小时。
27-28度发5小时,高温发的面团组织没法看,这一步是为了让酵母适应一下高温发,并且调整时间,调整到一天一喂就省事了。
又累积了酸度,发得好像没那么好了。再一次证明,发久了酸,并不能让组织变好。
记录一次冰箱出来的喂养
喂了一次,居然敢做潘,活性还不错。
就此打住吧:水式就是一个定时喂养的老面,酸就微调,再不行就糖水,下水等等手段上一遍,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