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理鲜虾。 一小半虾保留虾头,剪掉虾须和虾脚,剥去腹部的壳,去除虾线,从肚子切开,把尾巴从肚子穿过去,变成虾花。 一大半虾去除虾头,去除虾线,取出虾黄,做底汤,虾壳不扔用来做高汤。 2.处理鲜蟹/小鲍鱼。 剪掉蟹钳,去掉尾巴,翻开蟹壳,撕掉蟹腮,剪去蟹嘴,去掉蟹胃,剪掉无肉蟹腿,清洗,一切为二,再分为二,敲碎蟹钳。 3.准备底汤的香辛料 准备高良姜和香茅备用,香茅选用中下部根,去最外层皮,用刀背敲碎以入味。高良姜切成片状。皱皮柠檬叶用手撕开。香菜根敲碎,茎部和叶部切成沫留着最后出锅用。 4.准备1200ml的水用来制底汤。 5.炒制底汤 虾壳不加油倒入锅中中火炒香加清水(此处也可以加淡鸡汤和猪骨汤)约1200ml煮开,煮开后关锅盖转小火慢熬15-20min,期间反复去除浮沫。 6.倒入底汤的香辛料 煮的同时把刚刚的高良姜,香茅草,皱皮柠檬叶,香菜根的一部分放入虾皮汤,锅里的泡沫捞出来。香料差不多虾汤煮开之后即可放入。 8.过滤备用。(或者把虾头虾壳捞出) 9.准备好冬阴功酱(自制或者购买)(辣椒,红葱头,大蒜,切碎,热锅油炒干,捣碎,和虾黄,棕榈糖,鱼露一起炒香) 10.做冬阴功 切好蘑菇,番茄,刀背拍一下香茅草,红葱头/洋葱(几小片拍一下),高良姜敲碎,敲小米辣,皱皮柠檬叶捏好撕成片,柠檬揉完切开挤汁备用(去籽),香菜切好备用,准备椰汁。 11.倒入底汤,红葱头,番茄,香茅草,高良姜,蘑菇,小米辣先慢火煮五分钟,等香料味道融入汤底。煮开了加冬阴功酱。按口味增加辣度。 12.放虾,小鲍鱼如果放入后汤没煮开不要搅拌,以免影响口感味道。 13.海鲜熟了以后轻轻地搅拌加入椰汁。 14.放皱皮柠檬叶,用鱼露调咸淡。 15.最后用柠檬汁调味道。(关火后加,保留清新感)。 16.再放入香菜(刺芫荽如果有的话也可以加)
1.香茅有柠檬味,选择切开带紫色圈圈的品种。香茅的香味集中在根部,越往上越弱。做菜取根部(中下)。香茅需要刀背拍开让味道释放。可以切成三段。 2.高良姜去腥,用量控制好,不能抢香茅味道。 3.红葱头增加香甜味。 4.酸来自青柠檬汁,辣来自于新鲜指天椒或小米辣,咸来自于鱼露,甜来自于汤底和红葱头。 5.清汤版不用冬阴功酱或泰式辣椒膏,也不要椰浆和淡奶。 6.调味鱼露约3勺,青柠檬汁3-4勺。 7.冬阴功酱可以提前买好,一次24g(共2包装)即可。 第一次技术总结 1.冬阴功酱三小包12g*3味道稍重,可适量减少100ml左右底汤,并减至12g*2,并借助鱼露调节咸淡。 2.虾壳虾头易产生泡沫,尽量控制底汤之后的第二遍少放虾头。 3.柠檬叶不是皱皮双叶的,红葱头由洋葱代替,草菇由白蘑菇代替,暂时味道上无比较大的不妥。 4.以后可以选择青口贝,小鲍鱼,鱿鱼来代替梭子蟹。放料时先放慢熟的梭子蟹,之后再加入虾。 5.椰汁适量地多加入并不会过多使菜变甜,比较万能。 6.可尝试用一根鸡腿熬制底汤的清汤。 7.穿虾花需中上部虾肉穿开。 8.柠檬需要先揉一揉压一压,然后用勺子取汁。 9.浓汤版本的泡沫是否需要和清汤版本一样去处? 10.底汤不是必须的,也可以减少虾沫一遍版本,也可以先加椰浆,再加海鲜。冬阴功酱用泰式辣酱也可以尝试。 第二次技术总结 1.鲜虾梭子蟹和鲍鱼的处理时间较长,单人加起来一般需要一个半小时,最好提前两个小时开始准备。 2.出锅后在汤面各处淋上椰汁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3.可以选择仅留2-3只整虾摆盘用。 4.冬阴功酱选择12g*2包,底汤选择1200ml。 5.没有红葱头的话不放洋葱影响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