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镁或卤水点的老豆腐。其他豆腐太软不适宜。
切成小方块,太大的话发起来容易里面发不透有硬芯,可以以切成薄的片状。图片所示算大粒的,再大的话就没发透里面,外面就发过度了。薄片的话需要时间比方块粒小。
{后期更新,事实证明豆腐用烤的更好,水煮出来的太湿了。这步请勿跟随,下次再做把它给改过来。} 水开煮2分钟。 豆腐直接从盒子取出就拌菌发酵可以吗?你试了告诉我行不行哈~
用漏勺盛到盘子了,尽量沥干水分。 图片的玻璃盘子和盖子,还有夹豆腐的东西是锅里煮过消毒的,可以减少杂菌。
彻底放凉后把豆腐拨松。
侧着盘子,把0.1g纳豆菌洒在水里(一丟丟就可以了不要),搅拌均匀。然后像拌沙拉一样彻底拌均匀。 {图片所示的水分太多了,做出来会太软的}
这次做盖了盖子(其实应该盖在打开一点点),所以后面成品有点太湿了,机器本来就有盖子的,盖上机器的盖子足够保湿了。 放纳豆菌里发酵18~20小时左右,后熟几个小时就成了(后熟之前调味)。可以根据豆腐大小调节时间。 ps:纳豆豆腐除非你切成小粒,否则需要时间应在18小时或以上。 怎么判断是否发酵好?时间差不多到的时候打开,用筷子轻轻的取一粒豆腐,尝一下或摁一下,看看是否完完全全变绵软如奶油状?中间有没有硬芯。 有一种情况即使有硬芯也必须停止发酵,就是开始有味道了,开始有种纳豆的"臭",这表明豆腐的外面已经发酵完全。纳豆菌已经没有蛋白质可以分解,开始自己分解自己。这个时候纳豆菌会从最高峰逐渐往下降,必须果断停止发酵,尽快放入冰箱(如果还热可以用风扇吹一下),然后尽快食用或冷冻保存。如果在这种情况还继续发酵的话会出现氨味,就是尿味。不仅口感不好,纳豆菌也大幅度减少了。那么下次就知道不要切太大粒或太厚就行了。越小越容易完全发透里面没硬芯,也不会外面过早发酵过度。做过一次就可大概知道了。
发好后的样子,就是之前盖了玻璃盖所以成品太软。湿度越高越软趴。 如果完全发好后还是感觉有点软趴怎么办?没事,用风扇最大档吹干表面就结实啦(大概半小时,或自己控制时间)。 做一次就找到感觉了。 如果是想要丝滑奶油质感,则豆腐盘子覆盖东西(盖子)加强保湿,那就是方便的"酱"了。
小心夹到到盘子里,千万别摁它不然都碎了。
我用了小半块腐乳和一点腐乳汁。
捣碎拌匀(可用筛子),加适量水泻开。
一丢丢黄原胶(1粒米大小,没有可不加,相当于勾芡但比淀粉勾芡健康)。搅拌均匀。
加了黄原胶汁变稠厚了。 ps:加工食品很多都加了黄原胶的,这种东西没有坏处,没有可不加。
拌好酱汁后放冰箱冷藏几个小时后熟顺便入味(放在罐子里,汁液可以完全浸泡住)。 鲜香绵密细腻不熏咸,还顺带保健功能,何不试试?
我替大家尝尝,味道好极啦!
如果完全没反应没发起来: 1.请注意纳豆菌是否成活或者活性是否强; 2.时间是否不够; 如果发酵起来有臭味: 1.有"纳豆臭味"但无硬芯表示发酵时间过长; 2.有"纳豆臭味"但也有硬芯表示豆腐切太大粒或太厚片了; 3.有奇怪腐败臭味,闻起来不像"纳豆臭味",可能是坏了,可能感染杂菌,请注意容器清洁度,过程也要保持清洁。也可能买到假的纳豆菌。或者温度太低或太高不适宜纳豆菌生长。纳豆菌是娇气的,温度和湿度都需要适合,国产自己培养或驯化的菌种比较喜欢38度;日本进口菌种喜欢高一点40度左右。 如果发好颜色有点黄黄的或者微红色? 1.过于干燥,湿度不够; 2.或过度通风; 3.温度太高; 4.注意其他颜色伴有(非纳豆味的)臭味不要食用。 5.腐乳钠含量很高,还有像这种发酵类食品肝肾不好的话尽量少吃或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