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的一家桂林米粉,老板一家子是桂林人来柳州开店,怕热量过高没选招牌爽口肉,每次必点熏肠,吃了幸福感飙升☺️其他可供选择的肉类还有烤火腿和叉烧,米粉有榨粉和切粉,其中榨粉又分粗细两种。周边地区常见的米粉按外形分类,圆柱形的称“榨粉”,扁条形的称“切粉”。再细究名称的话,大概最初圆形的粉是机器压出来的,有类似“榨”这个动作;切粉外形似河粉,口感上更软糯,厚度上更薄,现在每日早市上也不缺鲜米粉摊,不想外食的人家,早起到菜市买上一斤鲜切粉,老板掀下做好的粉皮儿,均匀切成条状给装好袋,回家煮个卤水,烫好粉,拌上~热气腾腾的够一家子吃~这大概是“切粉”名字的由来。嗯~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早餐,外婆做好酸辣番茄卤汁,炒好肉沫,还备好老干妈呐(≧∇≦)睡眼蒙眬地洗漱好和姐姐俩人吃了拌切粉,一天就开始啦~好怀念啊! 说回这碗卤菜粉,老阿姨掌勺,询问过每位顾客的口味,榨粉还切粉、粗榨细榨、加什么肉,烫好粉,浇上桂林米粉的精华——卤水,舀一勺炸酥脆的黄豌豆,余下的调味和骨汤可按自己喜好来。这家的调味有酸豆角(即腌豇豆,我的最爱~)、醋泡青椒、剁椒酱、红油辣椒面、酸菜、葱花等,熬好的骨汤一直温着,食客可按口味轻重自行调配。回想下,在这家米粉店,我的口味竟然变重了起来,每次调出来也都相似,喜酸,酸豆角和醋泡青椒会多加些,红油特别香,顾不得上火与否,要舀上两勺,剁椒酱的话单独当蘸碟很能提味,但会盖过卤水的味道,一般会少加或不加。骨汤味好,但说到底,灵魂之所在是卤水,加多了,味淡。于是,每一次舀骨汤,我都细致地把控好水量,当水平面恰好使八分的浇头露出来,留出一个米粉堆的小山尖,呐~合适了。
母上做的广西豆腐卜 每逢节庆家里聚餐时,外婆总会做上一大锅豆腐卜,大人小孩都爱。怕我和姐姐等开饭的时候饿肚子,总会先盛出热乎的豆腐卜或者刚蒸好的鸡腿给我们。回忆里满满的温暖。看到下厨房有马来版的豆腐卜,这里说说广西传统的豆腐卜做法,和流传过去演变成全肉的内馅,口感更为丰富,糯米融合芋头的软绵韧道,食材混合煎制后香味四溢,肉粒、香菇和木耳的搭配让各自的滋味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做豆腐卜用的主要食材有:空心豆腐泡、糯米(浸水过夜,占最大比重)、荔浦大芋头、半肥瘦猪肉糜(最好为手剁,有细颗粒感,占糯米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干香菇、干木耳、葱、蒜茸、生姜沫、酱油、盐、淀粉等。可以按口味喜好自行添加瑶柱、干虾仁、腊肉等食材。 做豆腐卜的工序不算少,先把猪肉糜用适量淀粉、姜蒜沫拌匀略静置,油锅下肉糜爆香,加酱油、盐调味;接着放入除葱外的其他食材,为防粘锅,要不停翻炒、油要足,这样也会增加香味,为保证成品软硬适中,有颗粒感,将糯米炒至五分熟后加葱拌匀起锅。接下来就是灌制了,把豆腐泡其中一面撕开一个小口,不要撕断,用筷子辅助将炒好的糯米饭灌入其中,将撕开的豆腐皮按原形状盖回去,要保证豆腐卜紧实饱满~ 最后一道工序有两种方法,一是上蒸锅大火蒸熟;二是炒锅加适量油,将豆腐卜铺满锅底,小火焖熟,后者做出的豆腐卜会更香更诱人,但油分也不小喔。菜市里一位老阿姨每日会有卖焖好的豆腐卜,总觉得还是外婆做的最好吃~
也欢迎各位厨友充实家乡美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