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PP打开
饅頭製作小分享的做法

饅頭製作小分享

379人浏览 14人收藏 1人做过
APP中查看更多做法
作者: 兔兔_酱
兔兔_酱
饅頭製作小分享 究竟饅頭發酵不足、發酵過度、正常狀態分別是怎樣的?如何判別? 許多朋友應該都有碰到過類似的情景,明明揉得很好的麵糰,入蒸爐前光滑美麗,怎麼出爐了就換了個娘親似的面目全非?前幾天心血來潮,想做個小實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同一條件下的對比效果會更為直接。 於是我做了最基本的白饅頭,同一個麵團,揉好之後擀平捲起,做成刀切饅頭,頭尾的兩塊揉圓,一個放室溫保鮮膜蓋起發酵,一個密封盒放冰箱發酵,刀切的冷氣房發酵。等待冷氣房的發酵完成後,就一併下鍋蒸製。 自然地,冷氣房內的是正常發酵,那麼室溫發酵的一定是過度的,而冰箱裡的則一定是不足的。(溫度越高,發酵速度越快)在放入蒸爐前,可以見到發酵過度的膨脹體積較大,雖然整體感覺輕盈,但也隱約可見表皮下的氣泡生成,表面摸上去像有層結皮。而發酵不足的則體積較小,質地感覺比較結實,輕按沒能馬上回彈。發酵正常的麵糰是手感輕盈,輕觸表面可立刻回彈的。(見末圖視頻) 蒸製環境一樣,時間一樣,出爐效果如何呢?圖一可見,發酵過度的表皮有點粗糙,表面會有氣泡。發酵不足的表面尚算光滑,但有月球坑。兩者的氣泡凹點情況是不一樣的。 內部組織呢?也有區別,發酵過度的內部組織較粗糙,就像毛孔粗大的臉,發酵不足的則較為細密,因為還沒膨脹到位,口感也會較結實,不夠鬆軟。一個揉面、發酵均到位的饅頭,表面會潤滑有光澤,彈性足、口感綿軟。 這次小實驗也讓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饅頭的各種狀態,不再靠猜去判定自己做的饅頭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希望也能幫助到大家,謝謝!

用料

饅頭製作小分享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三種情況齊全

步骤 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發酵過度的,表皮有點粗糙,帶氣泡孔

步骤 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發酵不足的,表面尚算光滑,帶月球坑

步骤 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發酵正常的,光滑無坑洞

步骤 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內部組織比較

步骤 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正常狀態

菜谱创建时间:2020-05-18 10:23:05
打开App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