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挞皮。这是差不多20个挞皮的量。
常温软化黄油至刮刀可以拨动,但要有一定的硬度,不要过度软化。如果没有黄油,可以用猪油代替,也可用无味的色拉油或玉米油,色拉油容易挞皮不酥。加糖粉和盐,用打蛋器稍打发,勿过度。没有糖粉可用绵白糖。将鸡蛋打入黄油中,打散搅拌均匀。
面粉筛入黄油中,用刮刀混匀到无干粉,不要过度搅拌,以免面团起筋。
分成24 g左右的剂子,揉圆盖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至少半小时,变结实了再塑型。挞皮的量依据挞模而定,大号挞模是20-22 g,中号14-16 g,小号9-10 g。我这个是大号的。
挞模底部刷油防粘,把小剂子放入挞模,从底部开始按,与挞模贴合,慢慢往上推,铺满整个挞模,至挞皮稍稍高于挞模。要保证挞底薄薄的,越薄越脆,最好半透明状态。用牙签或叉子在挞底扎小孔,防止烤时挞底鼓起。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小剂子变软了,再放进冰箱冷藏,第一次做可以用一个取一个。如果最后有剩余,擀成小饼干一起烤。
做好的挞皮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冻硬。 Tips:新做好的挞皮一定要冻硬后再用。软挞皮可以用保鲜膜一个个隔开,叠一起放冰箱冷冻,不能直接摞一起,否则冻硬后掰开挞皮易碎。做好的挞皮最好在2个月内消灭掉。
再做挞液。这是差不多12个挞液的量。
将所有挞液材料一起放进碗里,搅拌均匀,使白糖全部融化。过筛,至少过筛2次,我一般是3次,这样挞液比较细腻。
将挞液倒入解冻的挞皮中,每个倒8分满,上面可以随自己喜欢加点干果。我在里面加了芝士碎、核桃、地瓜块、葡萄干、黑枸杞。
将做好的蛋挞放进烤箱。每家烤箱脾气不一样,要自己摸索。我家的温度200℃,20分钟就可。烤箱最好提前预热。我的烤箱最多能烤12个蛋挞,上下各6个,上层熟得快,取出后,我将下层烤盘挪到上层,多加3分钟。因加糖比较少,一般不大容易出焦糖色,蛋挞鼓起来,微微焦黄就是熟了。
一直没有拍照,封皮是第一次买的葡式挞皮自己配的挞液做的蛋挞。下次有了照片再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