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PP打开
【吐司好吃的秘密1】  芽芽学面包——记录与思考面包关键过程的做法

【吐司好吃的秘密1】 芽芽学面包——记录与思考面包关键过程

1.1万人浏览 1139人收藏 6人做过
APP中查看更多做法
作者: 湖水芽呀
湖水芽呀
这是一个系列菜谱,基本都是本人做吐司之后的失败总结~~ 【吐司好吃的秘密2】 关于吐司具体的操作总结。 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2153509/ 【吐司好吃的秘密3】 关于各个阶段的温度控制的个人总结。 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02160086/ 每一种能力的获得,在于正确的重复!——济群法师 面包的条件控制好复杂,乐趣也在于此! 只有通过多练习,才能做到想要的口感和组织! 面包制作的原理,往深里说,能到分子生物学。家庭制作,稍微了解一点就好啦!! 往简单说,一言以蔽之,需要揉面形成结实、哑光薄膜包裹住酵母有氧呼吸产生的足够的二氧化碳!(发酵的过程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只是无氧呼吸会弱一些) 酵母生长的过程会产生很多中间产物,即面包的香味来源! (需要结实薄膜,需要酵母有氧呼吸的二氧化碳,于是要避免期间人为对膜的破坏,避免酵母氧气不足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和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 面包制作过程是环环相扣的,其中一个出差错,则满盘皆输! 好吃的面包,应该做到制作时每个步骤的分寸有度, 过与不及,都会引起面包组织不好,闻起来没有香味之类的问题。 把我每次做面包的过程记录下来, 有失败的有成功的,便于自己查阅与反思! 每款面包配方会记录在照片说明里。 亲们尽可在此处传图片,原则是图片请带上文字配方或者配方详细出处,请君悉知~ 此菜谱纯粹是个人学习与经验的总结,有错误之处,请君指正! 贪图和谐的聊天氛围,不喜勿喷,高手勿喷!

用料

【吐司好吃的秘密1】 芽芽学面包——记录与思考面包关键过程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重要提醒!!!: 面包品尝中,很多时候靠色香味触来感觉品质的好坏的。 然而,面包制作中,完全靠感觉容易摸不着头脑,学过数理化的亲们,此篇文章中的‘’数字‘’很重要!!! 把定性的感觉变成定量的判断,面包制作能变得可控一些,好操作哦~ 本文的主题是‘’直接法山形吐司的不难吃之路(即发干酵母版)‘’, 其他面包,请亲们触类旁通。 (一次发酵的面包、冷藏发酵的面包和天然酵种的面包,发酵方式很特别,不在讨论范围啦!) 此篇文章观点出处很多(面包书里的、大神分享的经验、学了多年微生物学的感受),不一一感谢了~

步骤 2

第一步,称量。 决定成败的第一步,可别出差错哦~ 最开始做面包时,本人容易犯的毛病:添减配方原料!大错特错呀! 西式面点最讲究的是配比精准! 因为不同的配比,做出来的面包口感、组织、个头、香味的确有它的特色之处,因原料不同而吃起来感受不同~ 苦心经营,精工细作,面包是不会辜负我们的味蕾的,会惊艳! 别因为淡奶油、奶油奶酪开封了怕坏, 纯牛奶24小时内饮用, 鸡蛋称完还剩半个,而改配方哦~ 唯一需要改动的地方是,面粉吸水性会因品牌不同、季节不同,因此而增减配方中的液体量。(液体量大,出膜薄。液体量太小,膜太韧面包长不大。需要合适的液体量)

步骤 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揉面。 揉面的核心在于让小麦里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形成面筋网。 有些材料会阻碍面筋网的形成。 有些材料会促进面筋网的形成。 需要靠感官和资料学习~ 揉面的两个作用: 一、蛋白质吸饱水的过程,同时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里的氨基酸有S—H键形成S—S键。 原理为:机械、手工强力揉搓,分子运动加剧,蛋白质能吸饱水分,并且氨基酸之间的S—H键碰撞,形成S—S键,即面筋网纵向骨架和横向骨架的形成。 (分子是一直在运动的,浸泡醒面的方式是给分子足够的时间,也能形成S—S键,形成面筋网。) 面筋网一旦形成,就有包裹二氧化碳的能力了,面团发酵时就能长大。 扩展阶段即是面筋网形成的阶段,很重要很重要!!! (剩下的—H键变得独立,所以面团成酸性,刚好酸性环境适合酵母生长。) 此外,发酵过度的面团,气体过多,S—S键的强度不够,就断裂。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就像盖的房子里的竖向柱子,S—S键是横向连接柱子间的梁。 梁断了,柱子是容易倒的!!!并且,无法复原!!!只能舍弃此次面团,当老面。 二、揉面的另一个作用是将空气包裹到面团里。因酵母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是需要氧气的。 (酵母无氧呼吸只能产生很少量二氧化碳,且不需要氧气,而是直接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酒精、二氧化碳。) 揉面完成时,拉开的膜里会有白白的气泡点,是空气,是出膜良好的表现。 其中,这一点牵涉到手工揉面时手的姿势,能把空气包裹入面团的方法都是很可行的。(其中一个方法是,拉起面团尾部,往前盖到其他面团上。)

步骤 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揉面会经历四个阶段: 一、拾起阶段 (材料没混匀,很粘手)。 二、成团阶段 (材料已混匀,但面团表面坑坑洼洼,拉不开膜,很粘手)。 三、扩展阶段 (蛋白质吸饱水分,厚膜基本形成且洞口锯齿,膜上很多丝,面团表面偏光滑,只是稍粘手)。 通常,加入黄油盐后,面团还会在扩展阶段停留一段时间。 四、完成阶段 (黄油盐混入面团,且分布均匀,有的配方面团可达到完全不粘手。膜哑光、有白色气泡点、韧性强)。 扩展阶段的判断很关键, 上图为扩展阶段的膜:面筋已吸足水分,面团表面光滑,能拉出厚膜、膜破洞的洞边缘为锯齿状。 扩展阶段之后加入阻碍面筋形成的原料比较好, 黄油盐能增强面团膜的延展性(膜会变薄)及强度(膜很结实),但阻碍面粉里的蛋白质吸水, 所以,需要在扩展阶段之后加入黄油盐,这样出膜就八九不离十了!!! 此外,可可粉(用少量水化开)、抹茶粉(用少量水化开)、黑芝麻、坚果等可在完全出膜后加进去,稍微揉匀即可。

步骤 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关于揉面出薄膜。 再强调一遍,个人经验认为:出膜的关键在于对扩展阶段的准确判断!!! 扩展阶段面团已表面光滑、能拉出厚膜、破洞边缘锯齿状! 在扩展阶段之后,再加黄油盐,基本都能揉出膜哦!!! 完成阶段出膜的特点: ①哑光:需要黄油是软化的,过硬不行,过软化了不行。(哑光说明面团温度适宜且黄油已经被揉匀~吐司组织泛雪光,靠它!!!) ②结实:膜结实比薄更重要,所以建议新手选用液体量要合适,可暂时考虑用250g面粉150g到170g液体量。(结实说明蛋白质比例高且吸饱水分,面包会好吃~) ③薄膜:薄到看得到手指纹路,膜薄能让组织紧密好吃。(薄说明黄油被揉匀,组织会孔洞小、绵密~) 有一次在思考这个膜如何成哑光的问题。 然后查了一下,无水黄油(就是一般的黄油)熔点35℃。 17℃以下是固体, 17℃到35℃膏状, 35℃以上成液体。 个人感觉,固体状的黄油加入面团会分散不均匀,膜不容易变薄。 液体状的黄油加入面团,面团不易吸收,膜会油迹迹的。 17℃到35℃之间膏状黄油能让薄膜哑光,与酵母缓慢发酵的温度是一致的。 所以,温度对面包的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步骤 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第一次发酵。 发酵的核心在于: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控制。让酵母在合适的范围内生长。 而微生物学里常讲:温度对细胞内酶活性影响很大。酶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细胞的新陈代谢依赖于酶。 当然,人不例外、酵母也不例外。 所以温度对酵母活性影响很大!!!(蛋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等) ‘’面团温度‘’对面包的发酵影响非常非常大,控制不好,什么情况都会发生!!! 酵母在5℃以下,休眠不工作。(干酵母可冷冻保存) 5℃到28℃,缓慢生长、缓慢发酵。(第一次发酵的温度,一发要慢发酵,面包会很香) 28℃到35℃、酵母活性最强。(第二次发酵的膨胀需要此条件,二发要快发酵,面包才长得高) 40℃以上,被烫死的风险很大。 此外,温度每降1℃,发酵时间延长10到15min。 温度每降9℃,酵母活性降低一倍。 (25℃,一发需要两小时,28℃需要一个半小时) 第一次发酵的关键是:一发需要慢发酵,让面团充分熟成,产生足够的香气,且保证营养不至于被过度消耗,二发无力的问题。 务必让酵母在温度较低的状态下缓慢生长(即5℃到28℃条件下,冷藏发酵除外),此生长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的。温度若太高(超过30℃),面团中的营养被过度消耗。没香味且组织粗糙如馒头。 揉面完成时,控制面团温度为26℃到28℃,能让酵母充分发酵,面包会香气十足。 (注意,是面团温度,需要揉面时通过控制液体的温度来控制面团温度。)

步骤 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第一次发酵完成时的判断。 手指沾面粉,戳洞,面团不回缩不塌陷。 (个人感觉,面团表面能看出来已经充分膨胀——很关键!!!,然后洞口不回缩,洞口以下的面的稍微回缩,即手指戳洞后,洞的形状是‘’漏斗状‘’为最佳状态!!! 若再继续发,就会变成整个洞口完全不回缩的圆柱状,则是在发酵过度的边缘了。) 回缩,需要再发10min到30min或者更长时间。(如果虽然回缩厉害,却放弃继续发酵了,就进行下一步,则面粉未充分熟成,面包口感跟馒头似的,很硬) 塌陷,发酵过度,面筋网被二氧化碳撑断了,后面的抢救操作会于事无补,放弃吧。 此外,外部环境控制在26℃到28℃。面包的营养都得以保存且闻起来香味十足。 发酵完成时,面团温度基本会升到28℃左右。 一发的温度很重要。 关于一发时的‘’湿度‘’,如果室内湿度高,则湿度不用特别在意,面团上要加盖或保鲜膜就可以。(比如南京全年湿度在70%左右,除了刮北风时低点。) 如果室内湿度很低,在北方偏干燥地区,就务必需要创造合适的一发环境。湿度65%到75%都OK啦。此湿度下,酵母会很容易生长。

步骤 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分割。 分割同样等分的面团,能保证二发时,面团时间一致。(尽量分割面团是整块的吧,组织不易受破坏) 滚圆。 滚圆让面团的面筋保持紧绷且一致。 松弛,便于整形时不回缩,面包组织不炸裂。 (松弛完成时的状态判断非常!非常!非常关键!面团的特点是:手指按压,稍微反弹。 若面团反弹得厉害,则面筋组织还紧绷,直接擀卷,面筋很易被擀断。如若没断,在二发烘烤时,也会因太紧绷而炸开,面包毁容了! 若面团完全松弛不反弹,第二次发酵时,面团还没有发酵好,面筋力度就不够用了,开始塌了,面包长不大的。)

步骤 9

排气, 排出的是酵母生长产生的二氧化碳。 一者,二氧化碳太多,酵母没有氧气,无氧呼吸增强,会有酸味和酒味。 二者,排出气体的过程就像橡皮筋被拉长后,被还原的过程。所以面筋组织恢复紧绷,利于第二次发酵包裹气体。 (第一次发酵后,面团很脆弱。应避免人为对组织的破坏。 排气的手法应注意轻柔,是擀面杖向下按压,轻轻的往前推。 而不是,生猛的往前推,会撕裂面团的)

步骤 1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擀卷, 吐司的配方里,一般会写2.5圈到3圈。 个人观察了一下,长得高组织也还行的吐司基本卷2圈,即20cm长的面团差不多卷两圈。 若不纠结高度,卷2.5圈(即擀卷在25cm长左右),二发温度适宜,则组织会相当绵密且能拉丝。好吃哦~ (补充,其实卷2.5圈,然后二发严格控制面团温度由26℃~28℃升到32℃~35℃,也会长得高,且非常好吃,这是二发最佳状态,室温25℃的春天秋天最易达到,可遇不可求!) 卷1.5圈的情况,本人失败过,卷卷太松散,组织有点粗糙。 个人经验:要想吐司组织两侧无沉积,请君注意擀卷宽度,两侧分别应比吐司盒窄差不多1cm到2cm。 即卷卷宽度6cm到8cm之间,可避免两侧无沉积。吐司外观上两侧的圈圈是竖直拉长的形状,则情况较好(而不是沉在底部)。因为,这样二发时,面团有空间胀开~

步骤 1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第二次发酵。 吐司第二次发酵的条件控制是需要非常!非常!非常!严格的。 比较良好的状态是:外部环境温度控制在35℃到38℃之间,湿度在75%到85%之间。 且二发开始时,面团的温度为25℃到28℃之间,二发结束时面团温度上升到32℃到35℃之间。 此状态的吐司长得高,香味没有散失且组织会很绵密拉丝!好吃是关键啦! 第一次发酵的慢发酵(5℃到28℃之间,天然酵种除外),已经让小麦充分熟成,产生香气了。 第二次发酵需要快速发酵(35℃到38℃之间,天然酵种除外)的,是让面团体积充分膨胀的过程。所以需要酵母快速生长,酵母在35℃左右生长速度是最快的。 所以二发的外部环境温度只有严格的控制在35℃到38℃之间,热量通过传导作用,能让面团温度得以上升,利于酵母顺利繁殖。

步骤 12

第二次发酵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 外部环境温度太低,低于28℃以下。 发酵速度会相当缓慢,甚至会超过一个半小时。 面包非常非常不易长高,且吐司切片时是有小碎渣的,面包组织状态只能算良好。 二、 二发开始时,面团温度太低(低于25℃,比如中种的面团容易产生此类问题),则二发时也会缓慢,耗时很长也许超过一个半小时。 好在此种情况,若外部环境温度控制得当(35℃到38℃之间),二发完成时,面团温度能升到32℃左右。 面包能长大,组织也可以。只是长时间的发酵让一发产生的香气都散失掉了。 三、 外部环境温度高于40℃。 此种条件下出来的吐司应该挺难吃的吧~ 酵母在40℃以上活性会很低的,因为生化反应需要的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的活性是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的,25℃到35℃活性都还不错。超过40℃了酶活性失衡,酵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失衡,也许还有耐高温的杂菌生长繁殖。(真的不好吃呢,不细说了) 四、 关于二发上下部温度不均匀造成的吐司组织不均匀。 需知关键点:有局部热源的地方,就会有温差,就会温度不均匀。 温度不均匀,就会发酵不均匀,组织就会不均匀!!! (热传导是有规律的,必须有温差,才能升温和降温!!!) 第一种不均匀:吐司上部组织良好,下部有发酵过度的粗糙的状态。 说明下部酵母发酵速度比上部快。也说明吐司面团下部温度比上部温度高。有热源在吐司盒子下面吧?比如保持湿度用的温开水放土司盒子的下方了。 解决方法:二发时温开水放吐司盒旁边哦!!! 若是空间不够,只能放吐司盒下面。那么,热水与吐司盒之间的空间,需要放置隔热板,隔开热气对吐司盒底部的集中供暖,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我会用无边烤盘) 第二种不均匀:吐司上部发酵太快,下部没有发酵充分,有沉积。 还是上下温度不一致引起的,因为二发时吐司盒是敞开状态,温水产生的蒸汽会使面团上部温度就比下部高。 解决方法:二发时要保证外部环境温度控制在35℃到38℃之间,湿度在75%到85%之间。然后在吐司盒上加湿润透气的棉布,然后吐司盒的盖子反过来,盖上(上传的图中就是),此举能保证面团上下温度一致,且二发完成时,面团温度能上升到32℃,情况良好~ 五、 二发湿度太大,湿度高于90%。 烘烤完成时,吐司顶部会出现很多白色的气泡点,就是由于二发湿度大引起的。

步骤 13

重复提醒,以上纯粹本人面包小白学习后的个人经验!!! 做不成功,概不负责!!! 只供参考!!! 不喜勿喷,高手勿喷!!!! 道需流通,何以却滞! 心不住法,名为流通, 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六祖慧能 亲们完全可以随意转载。 本人也常失败,没有一次做到上述条件都控制得很好的,继续努力! 每家制作情况不同,请君自行调整方案~ 分享好东西,得到最多的其实是自己,舒畅与愉悦只有自己有所体会~ 愿我所分享的,刚好就是亲需要的! 希望大家都能吃上自己做的好吃的面包哦~

菜谱创建时间:2016-07-20 18:49:12
打开App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