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赞
懒超人FAN 做过

鲜奶油吐司

☁️阴 室内温度26.3,湿度76%
🧾配方还是01期的配方,液体我仍然是全用
1⃣️揉面
2档混合材料4分钟 5档 揉到延展厚膜15分钟
2档加盐1分半 5档 揉了9分钟总共29分半钟
出缸26.1度
2⃣️发酵
一发27度(实际28.3)湿度65(实际78)一小时
529g 176g/个
二发 35度(实际34度)75(实际85)1小时
余25分钟时36度 (实际34.8)75(实际85)
进烤箱前9分满(图5)
之所以多揉了6分钟,是因为最后5档揉面揉到7分钟的时候,面团还是粘缸底,当时的膜是这样的(图6)
我觉得它破洞虽然光滑了,但是还不够均匀,所以又揉了2分钟,结果发现有些揉过了。烤出来的吐司14.3厘米,组织不够细腻(图2&7)
📒Tips
配方的水量要根据当天室内湿度来调节,湿度高,减水量,反之亦然。
🍞心得
1⃣️什么膜是可以加黄油/盐的厚膜?
之前做过很多个长不高的吐司,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加黄油加早了。所谓有延展性的厚膜,应该是面团已经可以轻松拉扯宽,有一定韧性,也就是说不是一拉就破的。透过膜可以看到手指,但看不到指纹,且膜的质地还不太均匀,破洞处呈锯齿状。打出这样的膜时,再加黄油。
2⃣️什么是合格的手套膜?
合格的手套膜应该是面团非常容易拉扯开,拉开的膜放在手上,薄得可以看到指纹,不容易破,有韧性,戳破后破洞处一定是光滑的。用机器或用手揉面,不是出手套膜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揉面过程中,面温超过28度时,酵母就会开始被激活,面团就会发酵,淀粉会开始分解,已有的面筋开始扩张。如果在面筋还没有稳定且牢固(出手套膜)的时候,面团开始发酵又被不停揉搓摔打,面筋就更容易破裂,可以把此时的面团想象成一栋地基没打稳,就遭遇地震的楼房。有坚韧面筋的手套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在后期发酵的时候,延展又不破,可以包入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面筋脆弱(揉过了),在面团发酵和烘烤体积膨胀的时候,就容易破裂,直接导致成品长不高。如果面筋太紧(没揉到位),没法充分延展,就会导致面团内无法再充入更多的气体,成品的组织就会过于紧实。想象一下吹泡泡的过程吧,泡泡胶在嘴里湿润以后,就会有弹性,还要咀嚼一会儿,才能变得非常有韧性,吹出的泡泡才会越大。
❓提问
可以自己更改配方吗?配方里的原料都有什么特性?明天再来谈谈我对这个话题的理解。#晚餐•2020年7月14日#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