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赞
黄玉er 做过

早餐•2019年12月9日

沉迷于试验不可自拔,这次是为了尝试“松糕湿粉过筛”到底有没有必要,毕竟这个步骤也挺麻烦的。

先说结论:过不过筛,口感有明显差异,第二天吃尤其明显。但要不要这么麻烦,可以看实际喜好,还真没有唯一答案。

用的是常规的芡实糕配方:芡实粉25%糯米粉25%大米粉50%+水(减肥,没加糖)。
常规的步骤:三粉混合,慢慢加水,抓匀搓散(可以静置会儿充分吸水,不想等就直接略过。)
试验开始:
取一半的湿粉,拌入蔓越莓干(其实是为了好认),尽量手搓搓搓搓散,然后勺子舀入模具。
取另一半的湿粉,用面粉筛直接筛入模具。筛子有点细,筛不动,直接拿了个勺子摁摁摁过筛。
刮板表面刮平,上笼蒸透。我蒸了40分钟,可能有点多,反正熟了。

一,脱模切块后,立刻看出差别来了:
1.没过筛的:呈现出不均匀的粗颗粒状,切面比较粗糙
2.过筛的:组织非常细腻均匀哎,看起来就很工整精细。
二,趁热尝起,口感方面也有显著差别:
1.没过筛的:有颗粒感,弹性十足,比较有嚼劲,挺好吃的!
2.过筛的:一入口就感觉轻柔绵软,蓬松均匀,有点像蛋糕,是一份精致的小点。
三,再说说第二天的口感,早上各切一块,同时用微波炉加热。
1.没过筛的:明明一起加热,但热过头了,干掉了……
2.过筛的:明明一起加热,但口感基本保持了昨天的蓬松柔软……

所以总体上来说,如果喜欢口感扎实耐嚼,而且次日用蒸的(蒸过口感更紧实),可以不过筛,直接手搓搓就好了,简单快速有效率。
如果想做成精细糕点,追求蓬松绵软的口感,那还是要细心过筛的(PS:此处真的很容易忘记加料,比如我就忘记撒葡萄干了)。

广为流传的每个特殊的步骤,原来都有其作用。要不要用,怎么用,试过就知道啦!

试验完毕,over
下次测个什么主题呢?

#早餐•2019年12月9日# #松糕#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