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gel 对于生活在纽约的人来说,跟 Baquette(法棍)对生活在巴黎的人意义差不多。当然,作为一般只能吃到「巴黎倍儿甜」的「贝果」(有多种中文叫法,本文就采取这种吧)的人,我是没什么资格评论什么样的贝果才是好贝果的。只要赶上他们早上 10:00 前出炉的新鲜贝果,我就已经觉得很满足了。这次,我先聊聊“精神上的贝果”。
吃贝果,要有光
我想人家下楼买贝果,应该跟我们下楼买两根油条当早饭的情怀差不多。它是早晨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奇奇怪怪的原因(例如加班加太晚什么的),晚上吃贝果,总有点怪怪的。有些食物终归就只能属于有阳光的时刻,就像有一次我在香港,夜深去吃夜宵时试图点一客菠萝油,都被老板鄙视:你不是香港人吧?(虽然粤语是我的母语…)
我觉得贝果也是这样一种必须搭配阳光吃的食物。
© snowpea&bokchoi (CC BY 2.0)
我最晚吃过贝果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在同样酷爱贝果的国度韩国。应该是在一个海岛特有的那种湿冷湿冷的小雨天,开咖啡馆的老太太拿出犹如镇店之物一般的贝果,切成两半,放进烤箱再垫在纸上,暖暖地被端到桌上,旁边搭配着一小圆盒 Philadelphia 的 cream cheese(此牌子就像是这个国家的人们吃贝果的标配),我再搭配了一杯黑咖啡——然后就将息了。其实那天根本没有阳光,但这件烤得一点都不讲究的 bagel ,成了我的阳光。
涂抹了 cream cheese 的贝果,非常讨喜 © Mattie Hagedorn (CC BY-SA 2.0)
一不小心就文艺了…但是有很多东西能证明我说得很可能是对的。
看过一个设计师的博客上写说,她的 Uber 司机告诉她,在南非的语言里,“bagel” 这个单词是专门用来指代那些 20 岁出头的女孩子,打扮得粉粉嫩嫩的,散发着这个年纪特有的性感招摇过市(好的那种)。你能想象她们脸上那种微笑吗?笑得跟太阳一样,散发着让人羡慕的活力。哦对了,韩国人还有个流行词汇叫 “bagel girl” ,我想大概跟南非话想传达的意思差不多。典型的 bagel girl ,就是像维多利亚秘密模特出身的 Miranda Kerr 那样子:婴儿一样的面庞,成熟女人的身材。
所以吃贝果,就是要有这种感觉……
多纳圈 vs. 贝果
说到贝果,难免不想起它的老姐多纳圈。当然,它们从出身到成长其实基本都没有任何关联。虽然 doughnut(多纳圈)和 bagel(贝果)都有着相似的环状,它们太不一样了。
多纳圈又甜又脆口,一只多纳圈恨不得含 10 克多的糖(正常 size 一般净重 24~38g ,看成份和配料),贝果则味道简单、耐嚼又低脂。专栏作者 William Safire 在一篇名为 “Bagels vs. Doughnuts” 的文章里,是这样解释多纳圈和贝果迥异的性格的:前者很有趣、经常带着甜美的笑容,最适合在万圣节食用(我注:这种戏谑的节日…);后者则显得严肃、道德感强,当然也更难被消化。
我觉得多纳圈就是那种特别 American 、特容易招人喜欢的傻大姐,比如 Jessica Alba (代言过梦龙雪糕的多栖美国宝贝儿),贝果就是粤语里俗称「顶心杉」的那种人,通常还带点智力优越感,典型的是 Elizabeth Moss (美剧《广告狂人》中 Peggy 的扮演者)。
多种谷物贝果 © Michael Dorausch (CC BY-SA 2.0)
你还会发现,人们对多纳圈的诉求总是款式越多越好、越多越好——就像女性对衣饰的无尽需求一样;但是对于贝果,总有一撮人、一大撮人时不时就要求大家回归本源。这就是食物的性格。它真的存在。
在很多知识分子的眼中,喜欢吃多纳圈的人,通常也是浮于表面的人——像 Homer 那样浮于表面得如此炫酷的还真不多;喜欢吃贝果的,要不有思想,要不有性格。Safire 的文章写于 1999 年。当时大概美国又在流行吃多纳圈,他热切怀念着流行贝果的那个八〇年代,认为人们对食物的喜好也反映着他们的价值观,多纳圈的流行就像当时的社会一样,充斥着过多的(劣质)艺术、肉欲和虚伪。他甚至不满地说,「现在贝果居然开始变得越来越松软弹牙了」。知识分子嘛…呵呵。
在那些激进的「贝果净化论者」眼中,真正的贝果应该有多坚挺?能让你嚼五分钟,就绝不为了好卖让你嚼三分钟,这叫自信。不甘被人切开,被人涂上各种东西当成三明治卖,所谓「宁为贝果不为吐司」,这叫有态度。当然,我觉得可能也没那么激进了,但是我的确有点难想象像 Sheryl Sandberg 女士(Facebook 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这样的人,会当众吃多纳圈而不是贝果。哦,当然,除非她终于要去竞选什么的了。
神圣的环形
面粉,麦芽,水,酵母,盐,是制作贝果的所有原料。但是贝果之所以是贝果,却是因为那个神圣的戒指状环形。一只根正苗红的贝果,其直径大约是 3.5 英寸(大概 8.9 厘米,也是就是一只 iPhone 4 屏幕的对角线长度)。没有什么经过精准计算的科学说法,8.9 厘米大概就是厨师的手掌那么大,因为贝果的环形是手工弯出来的。这个洞洞非常原始,大小不一,不像多纳圈的圈圈那么工业感,而且比较小,但没有了这个洞洞,贝果就不是贝果。
已故美国「贝果先锋」Murray Lender ,他首创了保鲜运输贝果的方法 © Carl Lender (CC BY 2.0)
关于这个洞洞怎么来的有很多种说法。早在二十世纪初,在反映纽约街头风光的照片上,就能看见有人把贝果传在一根跟棍子上卖了,至今,还有人把贝果穿在一根绳子上以方便搬运到超市。根据 “The Bagel: The Surprising History of a Modest Bread” 一书的作者 Maria Balinska 的说法,人们不是为了方便出售才搞出这洞洞的,刚好相反,是因为有这些洞洞,人们才这么卖贝果。
一些嗷嗷待烤的贝果。贝果是先用水煮再烤制而成的。© Jason Popesku(CC BY-SA 2.0)
从制作工艺上说,贝果的洞洞增加了面团和水的接触面积,能让面团在水中熟得更快;同样体量的面团,有洞洞的比没洞洞的更容易获得硬脆的外皮(P.S. 我纯转述,烘培达人请自行考证)。而对于吃贝果的人来说,有洞洞的面包团显然也吃起来更方便,实在咬不过来还可以掰开吃。从心理暗示方面来说,环状,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貌似富有一种近似神圣的亲近感。环状天然象征着永恒、完美等等好的含义,连小朋友也无法抗拒它那种特殊的吸引力。
嗯反正,要是一只贝果突然没了洞洞,那…它还不如当个餐包?
最后,贝果虽然出身是犹太人吃的面包,近几十年来却完全成了纽约和纽约人的面包。面包怎么能代表一个城市呢?就像一说到臭豆腐就想起长沙么?真的可以。
本篇题图:© liz west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