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老板说,想要做一款很“下厨房”的花生酱。
平凡到随处可见却又不可或缺。
任何一家的厨房都少不了它的调和,而且具有蘸遍宇宙的架势。
自带温暖和治愈的标签。
在晨起懵懂的状态下,机械式的几次涂抹,就能得到一份超满足的香浓吐司;下班后晚归,简单的一勺也能成就一碗可以填满心和胃的灵魂拌面。
保持最本真的特质。
希望配料尽可能的简单,省去自制的时间和麻烦,却能收获自制的安心和健康。
还要拥有贯通南北的包容性。
老北京的涮羊肉、解腻的凉拌菜、港式茶餐厅的西士多、沙县小吃的飘香拌面,甚至是西式甜点、奶昔,花生酱总有魔力,让众口难调的胃口在一抹醇厚中走向共和。
今天首发的奇亚籽颗粒花生酱就是在这样的研发理念下诞生的,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烹调方式和舌尖体验。
我们与你一起期待。
01
想做一罐符合下厨房用户需求的花生酱。
市面上的花生酱主要分为有盐和无盐,柔滑和颗粒四种味型。
为了确定大家的喜好,我们在下厨房站内发送了味型倾向问卷,超50%的用户都选择了“有盐”和“颗粒”。
同时,也购买了市面几款评价较高的花生酱,在未拿到供应商样品前,在下厨房内部做了简单的味型测试。
多数参与测评的同事都认为柔滑版的油脂味盖过了花生味,口感也太过黏腻。添加海盐让风味更佳,口感更清爽,也更适合日常涂抹面包的场景。(后经测试,添加海盐会让花生酱质地更浓稠)
02
想做一罐口感和营养兼具的花生酱。
无添加花生酱目前可调整参数只有颗粒大小以及颗粒比例。
所以在可调整的范围内,关于口感的细节,研发团队反复探讨,不断提出改进需求给到工厂,打样、内测并否定无数个大颗粒1.0版本、小颗粒2.0版本、复合颗粒3.0版本以及颗粒大小确定后不同混合比例的4.0、5.0、6.0版本……也承包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全公司早餐。(菜单只有花生酱吐司)
虽然最终味型、花生颗粒大小和比例初步确定,但我们还想做一点升级——另添加10%的奇亚籽,更能满足健身人士对膳食纤维和高饱腹感的要求。
坚果脂肪含量高,但以不饱和脂肪为主,用花生酱等坚果酱代替黄油、巧克力酱等高饱和脂肪涂抹酱,或者老干妈、甜面酱等高盐酱料来涂面包、拌面条是不错的选择。其中的蛋白质、油脂和膳食纤维还对增强饱腹感、延缓吃主食后的血糖反应有帮助,添加奇亚籽后,效果更为显著,口感层次也会更丰富。
为了达到更好的口感,期间一直在做奇亚籽的烘烤温度、时间试验。
结果显示,烘烤完的奇亚籽与未烘烤差别不大,而且随着烘烤时间或温度变长,奇亚籽的味道也会愈发苦涩。
10%的添加量也是经过多次调试后得到的最佳值,和15%花生碎(大、小颗粒各50%)搭配起来,颗粒感足,口感层次丰富又不会掩盖花生味。
03
想做一罐尽可能还原原材料本身风味的花生酱。
市面上绝大多数花生酱都是工厂流水生产的,而我们想成为绝少数,在风味和成本上进行取舍,最终选择回归最传统的石墨研磨工艺。
那现代化的机械打磨和更传统的石墨研磨会有什么不同?
工厂按照两种要求进行打样,经过口味对比测试,发现采用传统的、低温低速的石磨研制出来的花生酱,能完整保留花生天然的风味,释放出的油脂香气也更浓郁。且质感顺滑,又能保持一定的、质朴的颗粒感。
同时经过调研得知,传统石墨虽费时费力,但避免了高转速引起的高温,破坏花生内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结构的问题。
另外,花生油脂含量丰富,长时间的高温状态,也易引起油脂的酸价升高、产生油耗味儿。
04
想做一罐油酱不分离的0添加花生酱。
经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用户选购坚果酱只有一个原则:配料表越简单越好。最理想的坚果酱应当只含有坚果本身。
这次首发的奇亚籽颗粒花生酱,主要通过研磨工艺来提升香气和风味,拒绝任何添加剂的修饰,配料只有花生、奇亚籽和海盐,把工业介入带来的不自然度降到0。
但这种天然花生酱容易分层,需要搅拌,因此不少品牌会加入氢化植物油作为稳定剂来避免。
我们想要油酱不分层,不想依赖添加剂来解决。所以在加工工艺上提出了几个待研发探讨的方案。
去掉红衣后,榨出一部分花生油,再进行研磨。——改善花生酱析出油脂的方法,不影响风味,但不确定是否影响口感,需要和研发探讨。
在标准化流程进行到第二次研磨后,迅速冷却(置于冰水或7摄氏度冷藏条件),静置24-48h。——此过程称为熟化,可行性有待探讨。
利用氮气低氧精磨工艺,得到的花生酱口感细腻、香味纯正、稳定性好、不产生油酱分离现象,保质期长、涂抹性好。——该工艺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时候工业化生产。后期和供应商谈。
现阶段的版本虽然因为奇亚籽颗粒的加入,延长了分层出现的时间和析油量,但还是没有最终避免油酱分离情况。(奇亚籽颗粒具有吸水性,可以吸走部分油脂)
前路漫漫,我们依然会不断迭代、升级和优化,总会和最好的N.0相遇。
05
一些内测反馈。
来自山西太原的内测用户:
喜欢它热乎乎的口感,脂肪的快乐(吃过PB2脱脂花生粉的就懂了,只有真花生酱才有发热的口感)。喜欢它双重的脆,花生的硬脆和奇亚籽的松脆。喜欢它醇香的口味,烤花生的香浓和淡淡的海盐咸味。
来自广西梧州的内测用户:
空口直接食用:可能是因为纯度比较高吧,入口的第一感觉会有一点厚重,会黏在舌头上需要抿一下,然后花生味会在口腔爆开,奇亚籽的含量有点猛啊,与花生的颗粒感叠加吃几口就会有点点腻,个人口味觉得可以适量减少。
作为添加材料使用:真的很优秀,我做了冰激凌,在奶油、牛奶中加入了花生酱和糖,成品中花生酱的香味和口感瞬间提升,入口丝滑无冰渣,且奇亚籽的加入丰富了层次感。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内测用户:
大颗粒花生和奇亚籽的加入使得口感更加丰富,海盐的加入也让味道更加提升了。但是这两款酱都吃不出甜味,花生酱就是觉得很醇香,能感觉到用料很好,咸味也不明显。
来自北京市的内测用户:
口味单纯却层次分明。花生以两种形态存在,细腻香浓的酱和中等大小的颗粒;奇亚籽口感也很独特,在浓酱里显得Q,很有趣;咸味儿不重,咀嚼中偶尔能在舌尖感受到一粒海盐,会有小惊喜。一口就能吃出用料的品质,一勺即可,完美拯救了难以入口的健身食品-无糖无油全麦包。改进建议的话,在包装方面,是否能出便携的10g小包装。
希望你能喜欢。
—From
隐藏在现代加工厂的「传统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