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提出要研发自有品牌的午餐肉时,遭到了一些内部小伙伴的反对。
市面上大部分午餐肉,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总是——肉少淀粉多、充满添加剂、高油高盐、肉源也很可疑...
但我们坚持要做,因为它真的很方便。
大概是饥肠辘辘的深夜准备下一碗热汤面,却懒得处理冷冻柜里梆梆硬的肉块;
又或是不想出门的闲散周末,但冰箱里只有一小碗冷剩饭和常年囤着的鸡蛋;
还有三五好友围坐桌前,只用准备一口小火锅,省点心思也能吃得热火朝天。
午餐肉总会在这些琐碎的时刻出现。
几分钟、几块钱、最常见、也最普遍,但却总能带来微小而确定的幸福感,治愈每一段为生活而疲惫的时光。
实际调查后发现,大部分下厨房用户对于午餐肉的期待值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想要看见真实肉粒;含肉量要高;不咸,烹饪时可以进行调味。
为此,整个研发团队对拳拳午餐肉最终的“含肉量”、“肥瘦比”、“肉粒大小”、“咸度”等几个维度前前后后做了很多次的调试。
因为我们希望做出一款能够满足大家心理预期的午餐肉——
❶ 低盐。
❷ 有真 · 肉感。

01
凤阳东路76号出品。
“蚌埠市凤阳东路76号”。
在这个地址上,隐藏着一家老牌国企加工厂——宏业肉类加工公司。
这家肉厂自打1954年创建以来,可以说是专业做猪肉罐头60年,不仅是全国唯一集生猪屠宰与罐头制造于一体的工坊,而且还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


△《安徽日报》关于蚌埠出口午餐肉的报道
02
低盐30%的初尝试。
我们想研发一款可以空口吃的午餐肉。
因为市售的大部分午餐肉为了掩盖猪肉的腥味都做得很咸,钠含量普遍都在800mg/100g左右。(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与与建议,18-50岁,每日钠含量的摄入为1400mg。)
所以为了适应当代人的清淡口味以及健康的需要,进行了降盐。
对于关键的降盐量,研发团队也经过了多次的讨论、调整和内测,从10%逐加,发现当调低30%的含盐量时,可以使午餐肉的风味和咸度达到平衡。
既能保证更日常的淡调味,符合下厨房用户二次烹饪的食用需求,又能突出更浓郁的肉香。

03
让肉粒再大一点。
整个研发过程的第二个纠结点,是肉粒大小。
既要有真 · 肉感,除了90%+的天花板级含肉量,还要有尽可能大的肉粒。
初版确定的肉粒大小,可以称为“中号”——在“不易煮散”的基础上,尽量调大——肉粒越大粘合度越差、越不耐煮,我们担心用户煮泡面或者涮火锅的时候煮久了,午餐肉就“散架”了。
但是超大肉粒吃起来就是很满足。在同等肉含量的基础上,大肉粒可以保留瘦肉的纤维感,口感更加扎实。


久煮不散重要,还是超爽的肉感重要?
为此我们收集了两千多位厨友的反馈,发现煎着吃:涮火锅= 2:1。煎着吃,依然是要优先考虑的第一场景。
所以,肉粒,要争取再调大一点。
经过多次的调整参数、打样,最终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目前的肉粒大小既能吃到肉的香味,又能维持煮三五分钟也不散开,算是一个happy ending。

04
少转半圈的低温斩拌。
午餐肉的生产流程主要分为,猪肉切割、调味、斩拌、装罐和灭菌等几个步骤。
其中,“低温斩拌”是重要的一环。
加冰是让肉被搅打的时候可以保持低温状态,这样肉会更紧致弹牙,也不会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口感松软,或者产生品质问题。
在低温斩拌时,控制搅打的圈数,是调节午餐肉肉粒大小的关键——每多转半圈,肉就被打碎一些,颗粒感就小一些。
从倒数第二次打样,到最终样,我们少转了半圈。
因此,拳拳午餐肉,在下厨房内部又被称为“少转半圈午餐肉”。

05
关于它的外包装。
关于如何顺利的打开并倒出拳拳午餐肉,这里有两点小建议:
❶ 将拉环的角度拉到最大后反向撕拽。
❷ 用大力磕打,直至倒出。
06
一些正向的内测反馈。
来自广东揭阳的
@XF
一打开盖肉香油香就飘出来,入口不肥腻,没有因为淀粉过多而粉感厚重,口感挺润的,对于个人来说空口吃有点咸,搭配成三明治,披萨,就可以中和了,可以看到明显的肉肉,干湿度也控制得当。
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
@竹笋
很肉!不咸!
来自湖南长沙的
@. mmmmm.
好吃这个字,我要说一万次!太爱了!拿出来就觉得肉肉有弹性,手感好,肉眼可见的大粒肉块!吃的时候没有渣渣的淀粉感,肉和淀粉的口感中和得很好!咬一口横截面还能明显看到肉丝,体验感太好了。煎的时候很香,煎完皮偏焦脆,有油脂香但不觉得腻,总之,绝了!
来自浙江杭州的
@想想这样那样
真的,是很好吃的午餐肉!闻起来就有食欲,切开来有很多肉粒,切片两面煎香吃起来味道刚刚好,确实是低盐款,光吃也不会觉得很咸,没有很明显的淀粉味和香精味。罐子打开容易,肉倒出来完整,此处有掌声。
希望你能喜欢。
—From 凤阳东路76号工作了21年的
「少转半圈的低温斩拌机」
这个拥有大号肉粒的拳拳午餐肉,
已经在市集上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