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世界上,最棒的美食就是用心做出来的饭菜。
——许氏私厨
2014年3月,“一人食”网络视频栏目发布了一段3分钟的内容。视频中的主人公分享了一道新加坡特色菜—沙爹肉串。从备料、清洗、烹饪到品尝,他享受着这份生活的仪式感。
这位来自新加坡的主人公便是@许氏私厨(Chaik),他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和法国 INSEAD 欧洲管理商学院,现为企业CEO。
海南鸡饭
从新加坡到加拿大、从法国到中国,为了求学与事业,他少年离家,跨过大洲与海洋,在异乡拼搏多年。他是非专业的专业级厨师,曾跻身新加坡顶级厨师Masterchef Singapore的18强,也以一道海南鸡饭闯入在上海举行的法国蓝带烹饪学院(LE CORDON BLEU)大中华区的决赛。他学吉他、练瑜伽,和太太一起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每一段故事。他亦是别人的老师,常受邀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授课。
从许总裁到许大厨,这是一段用“精彩”二字都不足以概括的跨界人生。
新加坡黑椒虾
美食的另一个名字是心意
1986年,16岁的Chaik坐上去往加拿大的飞机,那是他第一次离开新加坡。为了方便,在外留学的一日三餐他几乎都选择做意大利面。而后为了事业打拼,吃饭更多时候也只是为了果腹,以至于很长时间他都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每顿都会特意赶回去吃母亲做的饭菜。
2012年,北京。他在这里遇上了现在的太太,“如何用一个不刻意、不做作的法子接近她,成了我当时最大的难题。”少年离家的Chaik一直对家乡味道念念不忘,想把这份好味分享给心仪之人,于是一碗亲手做的新加坡肉骨茶让他向太太迈出了第一步。
肉骨茶
从恋爱到结婚,Chaik开始放慢生活,和太太一起享受美食。如果说这是一份从肉骨茶开始的爱情,那么这之后的故事,也总是有美食的位置。
在一个访谈里,太太挽着Chaik,他笑着说,“要抓住一个女人的心,先抓住她的胃。” 在Chaik的作品中,“太太”一直是他最常提及的两个字。因为太太喜欢一个小酒吧用来佐酒的“盐烤银杏”, Chaik便学了来;出差前,会做上太太前两天在朋友圈多看了几眼的叉烧;太太工作辛苦,他便时常煮上一盅补品为她补身体。
蜜汁叉烧肉
爱情,是Chaik爱上厨房的开始。但在他的下厨房作品中,却不止这一份心意。
这其中,有道极其特别的菜品不止一次出现在Chaik的作品中。连续几年圣诞节,Chaik都会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做上几屉排骨肉包,考虑到婆婆们牙口不好,他每次都会特意把肉炖得烂一些。他也终于明白了父亲的那份执着,“因为在这世界上,最棒的美食就是用心做出来的饭菜。”
花生面煎粿
在Chaik上百道菜品中,新加坡菜占据着大片江山。身在异乡多年,味蕾却始终忠于故土,他尝试整晚做汤汁,只为了早餐的一碗叻沙面;椰奶和鲜虾让味蕾苏醒,那是东南亚特有的晨间味道;在尚存严寒的冬日做上一个约翰面包(Roti John),把煎好的洋葱、鸡蛋和牛肉藏在嚼劲十足的法棍里。
新加坡小吃“约翰面包”
对家人、爱人、故土、朋友,亲自下厨成为Chaik表达爱的方式,郑重又真诚,极具耐心且温情满满。
即便会做那么多正宗菜品,太太一道番茄鸡蛋和一盘煎饺,便能让他食欲大开。如Chaik所说,家人是他下厨的最大动力。只要有爱,再简单的饭菜也能成为直抵味蕾与人心的大餐。
麻辣大龙虾
许氏私厨:做给朋友和最有趣的人
一盏生鱼片鱼籽日本沙拉、一道咕咾肉、一份黄酒焖猪蹄、一炉洋葱鹅肝奶酪小面包、一碟香菇扒菜心、一道西班牙海鲜饭,这是2019年许氏私厨第一场的主菜品,餐后则以一碟香蕉爱上猫山王的甜品作尾。菜品道道精美,摆盘讲究又营养十足。
2019年许氏私厨第一场菜单
许氏私厨开始于2012年年尾,Chaik每个月都会挑上一天,邀请朋友来家中做客。每一场私厨都有专属主题,而菜品也会随着客人的口味而变。
若有幸成为私厨的客人,那么从进门开始,你便拥有不输于专业餐厅的满满仪式感。桌子上立着今天的菜单,除了菜品名称,还印有许氏私厨的logo和客人的名字。私厨当天,Chaik会褪下西装,特地穿上印有名字的厨师服。从选定菜单到购买食材,从处理清洗到成品摆盘,每一步都亲力亲为,极尽用心的去完成这隆重又饱含仪式感的一餐。
新加坡椰浆饭
“每场私厨我会准备7-8个菜品,严格按照餐厅的出菜速度。我希望能给我的朋友一份优质的用餐体验和一份难忘的记忆。”
对于Chaik来说,他最为擅长的便是把看似难做的菜肴,用简单的菜谱和摆盘技巧,做得地道好吃又好看。尤其在成品摆盘上,他有着自己的小技巧,“盘子大,东西少,食物与盘子不同色。”是最基本的原则。而在具体的选择上,“中餐选用白色或浅色的餐盘,西餐常含奶油或奶酪则多以深色餐盘为主。” 在食材的选择上,也从不拘泥于菜谱。为了不同信仰的朋友,他尝试把洋葱奶酪小面包中的猪肉换成鹅肝,这道菜品也在多次私厨活动中备受好评。
黑椒酥皮牛排片
许大厨的餐桌,来过使馆的朋友、国际汉语的老师们、太太刚结婚的闺蜜和先生以及餐饮界的大咖。“我喜欢有趣的人,和他们交流总会给你惊喜,独特想法的碰撞也让我受益良多。”许氏私厨给了身边好友更多相聚的机会,在这里可以谈天说地,也可以亲自动手跟着许大厨一起做上几道菜。
于是几十场私厨办下来,夫妻两人各自的朋友都成为了共同的好友。
日本豚骨拉面
一旦开始,便要做到极致
在成为许大厨的路上,Chaik拜了很多个师傅。
和太太在米兰度假时,在当地厨师的家里学会了做提拉米苏,为此在下厨房创建的菜谱至今仍受欢迎;在北京的隐泉日料店学着怎么做寿司;在新城国际楼下Woods西餐厅学会了做鹅肝洋葱奶酪小面包;向香港同事Mei姐学做蜜汁叉烧肉,也曾在大年初二,拜东北姑姑为师,学会了做排骨豆角炖粉条。
于是,一个来自新加坡的总裁不仅会做地道的新加坡小吃,还会做正宗的东北菜,不仅能捏出精致的寿司,也能做上一盘越南春卷。
提拉米苏
Chaik曾分享过很多健身餐的知识和做法。而在2015年11月之前,他对健身餐的了解并不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科学的饮食方式那么重要,以为只要举够铁、跑够步便能保持很好的身材。” 11月中旬,太太决定开始为期28天的减脂计划,为了支持太太,Chaik每天换着花样,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尝试不同搭配的健身餐。没有油的韩国石锅拌饭、烤牛肉丸、坚果鸡蛋番茄碗、甚至是完全不像健身餐的低脂提拉米苏。七分吃三分练,两个人一起成功完成了28天的减脂挑战。
从不了解到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28天的学习和摸索,Chaik尽己所能做到了非专业厨师的极致。
减脂瘦身餐
但会做菜只是他其中的一个爱好。
他曾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了这样一段话,“做出美味的菜肴是我的一个梦想,娶到太太若莹是我的又一个梦想,现在我还有另外一个梦想,就是地铁卖唱。”有朋友问他,“为啥要去唱?” Chaik说,“就是一个傻梦想。”
2014年3月,他拍了 “一人食”的视频,最后有这样一段画面,Chaik背上吉他,牵上“钱钱”,站在一个通道里卖唱。他解释说,那其实是在世贸天阶对面的停车场,“我觉得当时的自己离去地铁卖唱还差点资格。”于是为了一个“傻梦想”, Chaik用了一年的时间学吉他,准备到足够充分以后,提前两周挑歌编曲,做琴谱背歌词。
许大厨和钱钱
2016年的5月,他终于在金台夕照地铁站弹响了第一根弦。
许大厨在金台夕照弹唱
那天晚上,太太问他还有其他想要实现的梦想么,Chaik说,“想要圆一个博士梦。”而这个梦想也在2017年起步,他进入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攻读在职的商业管理博士学位,现在已在着手准备博士论文的开题答辩。
时间不停,尝试不止。从许总裁到许大厨,从许选手到许老师,一路走来,Chaik拥有着很多种身份。他是父母骄傲的孩子,是太太可靠的丈夫。
而他亦是生活的勇士,亦是跨界的达人。
生命虽有长短,但人生从无边界。
配图由被访者提供,
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