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露西

 

对于我热爱的事情我会付出所有热情。

——阿露西

 

「下厨房4年用户、素食推广者、美国顶级商学院的准留学生」

 

今年的她,18岁。

 

自诩铁娘子、热爱运动、沉迷厨房、不爱公主裙、关心气候变化,@阿露西 所展现的,是新生代的活力与自信。与她聊天,你会惊讶于她对食物、人生规划以及人类社会有着超越许多同龄人的深入思考。

 

芒果奇亚籽燕麦粥-纯素

 

 

18岁的下厨房资深玩家

 

 牛油果和草莓、巧克力酱和蘑菇、蔬菜沙拉和各种水果燕麦粥,阿露西的主页看上去色彩斑斓而又极其健康。

 

作为下厨房众多高手中的高中生选手,她在作品种类上也毫不露怯。健康餐、甜品点心、各类欧包样样都玩得转,俨然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阿萨伊果smoothie bowl-纯素

 

她第一次下厨是在初一,也从那时开始与下厨房结缘。直至中考前,她每天都会在下厨房主页上分享各类丰盛的早餐。学到的第一个方子是蔓越莓曲奇饼干,尽管出品不尽如人意,但爸妈的“好吃”让她的热情从此被点燃。

 

甚至到了初三,周一到周五她都坚持每天五点四十起床做早餐,“前一天晚上把食材备好,睡前一定要想好第二天一早的早餐吃什么我才睡得着。”她笑着回忆道。一到周末她就更加“放肆”地钻进厨房开始尽情“实验”,思考什么样的食物搭配起来好吃,芝士蛋糕和布朗尼就是在那时候学的。她记得,妈妈也经常跑过来尝一口,然后感叹一句“太好吃了”。

 

烤燕麦-纯素

 

上高中后,寄宿生活让她少了许多“磨砺厨艺”的机会,但早餐还是成了她最后的坚守,“吐司抹上巧克力酱和牛油果,配上香蕉和用法压壶泡的咖啡还挺滋润的”。周末进厨房也仍旧是“固定节目”。在这过程中,她渐渐明白,食物不仅仅是好吃,还有蕴含其中的美学,“食物如何与生活融入在一起也是一门艺术“。

 

在处理各种食材过程中,她开始形成自己对食物的理解。在她看来,做饭从食材、酱汁的原料和辅料都要自己入手,对一道菜成分明明白白,才能吃下去更加舒心。她喜欢用最简单食材做最简单的处理,因为“简单干净的食物能让身体变得清醒,能让身体自身来分辨其中的营养然后充分吸收,缺什么就会想吃什么,这是身体对大脑发出的信号。”

 

不过,不管一个人选择的是哪种饮食或者生活方式,享受食物才是最重要的。

 

蓝莓巧克力华夫-纯素

 

追求美食的路上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是阿露西能够坚持下去的理由之一。除了那个成为她烘焙路上启蒙老师的好朋友,另一个被她称为“孪生姐妹”的朋友就是在下厨房上认识的@AnnieChan陳安妮的米芝蓮三星

 

第一次认识安妮,是因为她夸赞阿露西在下厨房上做的瞎眼贝果很好看,后来就加上了微信。尽管一人在上海,一人在广东,但两人着实一见如故,“我们同岁,都是射手座,性格很像,都要申请美国的本科,都对厨房很痴迷,喜欢健身和健康的餐点。”阿露西兴奋地介绍说“她是一个比我还热爱厨房的女孩子,粤菜、西餐都会做,还会利用各种我都没见过的食材,还办了一个公众号分享自己的厨房体验”。

 

谈起安妮对她最大的影响,阿露西说,“大概就是让我知道厨房里有与我志趣相同的同龄人,让我更能确信自己对事物的热爱实可以继续追寻下去的。”

 

燕麦木瓜盏-纯素

 

 

 

推广素食,是一定会做下去的梦想

 

受安妮启发,18岁的阿露西也有一个已经独自经营一年多的公众号,上面的数十篇推送都围绕一个主题:素食推广。从关于素食的科学背景与营养知识,到分享自己的素食菜谱和美食地图,阿露西的公众号也开始慢慢积攒了人气。

 

成为素食者,其实是一件机缘巧合的事。阿露西记得自己高一时在偶然机会了解到vegan和vegetarian的区别。

 

“vegetarian和vegan都是素食主义者,但是差别还挺大的。”阿露西介绍道,“vegetarian是蛋奶素,就是不吃鱼、肉类动物制品,避免用含动物皮肉制品的人,而vegan是严格素食主义,大多数vegan将veganism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吃鱼、肉、蛋奶制品和蜂蜜一类动物参与高的副产品,不购买含有动物性成分和有动物参与实验的产品。” 

 

巧克力牛油果布丁-纯素

 

在去年大鱼大肉春节后,她打算清理肠胃时,突然就想起来Vegan这个概念,出于好奇,决定试一试这样的生活方式。

 

过了几天把蛋奶踢出碗里的生活,阿露西感觉神清气爽。不过这时,她也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真正让她下定决心做一个素食者是在了解素食、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之后。她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一个名为“101 reasons to go vegan”(“101个吃素的理由”)的演讲,里面涵盖了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一个时长两分钟“meet your meat”的纪录片片段,描绘了关于畜禽养殖的许多细节。“这些东西竟然把我这个铁娘子给看哭了,从那时起我做了选择,会一直吃素下去。”

 

懒人烧烤蔬菜丸-纯素

 

这样的决定自然会被家长阻拦,面对妈妈的质疑,阿露西使出浑身解数对妈妈普及知识、看纪录片,最后甚至让妈妈也成为了一个全植物饮食者。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也是父母所担心的营养问题,为了保证身体健康,阿露西开始更加关注营养学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阿露西认为,素食和营养是两个完全不对立的概念,只要补充了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和脂肪,全植物饮食完全可以满足人体每日的营养摄入,而维生素的摄取也能在植物饮食中获得。现在的她,有时候会用手机软件记录自己的一日三餐,以确保各种营养的充分摄入。

 

牛油果巧克力燕麦慕斯早餐杯-纯素

 

不过作为一个寄宿学校的高中生,阿露西表示在学校坚持素食的确很难。她解释说,学校里的素菜都会配一点肉丝或者鸡蛋,所以只好让同学帮忙把肉沫和肉丝挑走,经常挑完盘子里的菜就只剩下一半了。尽管如此,阿露西还是这样坚持了一年多。

 

她还把推广素食的决心融进了申请国外大学的材料中。因为想在本科学习社会创业管理,她制作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视频文书,在其中介绍了饮食行业的产业现状,如人工授精的奶牛、养殖场滥用的抗生素和天气变暖等问题,并联系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还在最后阐述了自己未来关于素食的创业梦。最近,她收到了这所美国顶级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以及校方老师随信寄来的一张小卡片,表示被她推广素食的决心所打动,并鼓励她继续前行。

 

奶油奶酪-纯素

 

“你以后可能打算尝试在素食方面创业吗?”我问。

 

“是的,但不是尝试,而是我一定会去做的,一次不成功我也会想办法再做一次。”她说,她的野心不大,她也没想过效果会有多好,她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素食这件事。

 

对18岁的阿露西来说,她不仅仅是在思考如何有节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更多的是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去关心整个人类的未来。

 

红丝绒蛋糕-纯素

 

 

 

非典型中学生:为内心的波澜而努力

 

准备出国留学的阿露西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中学生,开明的爸妈给了她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这让她从小就开始锻炼独立思考和独立做出决定的能力。

 

青春期的迷茫在高中开始后第一年来临,在以高分考进上海市最好的中学后,阿露西发现自己被学霸包围,每个人每天都在为各种练习题和考试奔忙,而自己好像并不属于这个群体。

 

那段时间,她每天都纠结于其中,渐渐她开始想明白自己“对十年如一日的刻板学习生活”厌倦的原因,“我想跳脱出去,直接去大学看看与社会工作挂钩的专业学习”。

 

granola早餐-纯素

 

“我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我想去学习如何去做,如此而已”。也就在那时,她下定决心去申请美国的商学院,也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出国的各种事项上,并一边做着公众号。她把这视作一个“重拾自我”的过程。现在的她,并不在乎每天每周具体学习的时间,因为长期的规划已经做出,她知道自己的每时每刻都是在为“内心之波澜”而努力,而这已经足够。

 

“接收新的知识是满足人类好奇心理的一种本能,我认为满足这种基本本能是让一个人进化的必需条件,是对自身的完善和保持进步的责任感”。马上就要高中毕业的她,半只脚刚刚步入她眼中的社会,她希望能够在与更多人的交流中了解这个社会的规则,而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则是她近期最为期待和兴奋的事了。

 

冰激淋-纯素

 

关于未来,阿露西甚至也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计划。她打算赴美上大学期间计划去英国交流一个学期,利用假期周末去熟悉他们的素食氛围和推广方式,毕业后回到国内创业。

 

“创业的方向不一定是美食方向,但是会与素食相关,后期我可能会回归素食结合美食或健身的创业方向。”她说,“对于我热爱的事情我会付出所有热情”。

 

椰油吐司+奶油奶酪+肉桂糖+坚果碎-纯素

 

刚刚成年的阿露西,这样评价自己的“青春”:不算非常丰富多彩,也留有遗憾,但是是快乐的、没有被压抑的时光。她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样开明的父母,生活平坦顺心,有幸拥有接受教育的资本。

 

“大遗憾没什么,小遗憾点点滴滴我也忘得差不多了”,问及有没有什么遗憾,她想了想补充道,“大概人生跳过了高考这关或许算是一个吧。”

 

回顾这与美食相伴的几年时间,对阿露西来说,人生刚刚启航,而食物正好赠予了她第一盏风。

 

 

 

配图由被访者提供,

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

 

戳这里,在下厨房关注@阿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