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烹调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泡茶、榨果汁、煮肉时,水面上会出现一层泡沫。

 

这些泡沫是什么?堂主听到了很多说法:

 

这是食材的精华,要保留;

其中肯定有有害物质,得撇掉;

不就是点泡泡嘛,无所谓。

 

堂主今天就来解答一下这些「泡沫之谜」。

 

 

这些泡沫,很安全

 

 01. 泡茶的泡沫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泡茶时产生泡沫的物质叫做「茶皂素」,是「皂苷」的一种。

 

看到「皂」字有没有想起什么?

 

没错,它像肥皂一样,具有产生泡沫的能力。

 

除了茶叶外,很多植物都含有皂苷,例如煮黄豆、红枣时会产生泡沫,就因为它们也有皂苷。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茶皂素可能有一些健康益处,比如抗菌、抑制脂肪吸收。因此,喝茶时不必把这层泡沫去掉。

 

不过,也别指望喝茶能有什么神奇功效。茶中的茶皂素实在太少,距离研究中抗菌、减肥所需要的量,还差得很远。

 

 02. 咖啡的泡沫 

 

咖啡中能产生泡沫的成分很多,细微的咖啡颗粒本身就能产生丰富的泡沫。

 

而一些花式咖啡的细腻泡沫,则是牛奶产生的。

 

例如卡布其诺和拿铁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奶泡是这些咖啡的「美味担当」,放久了,奶泡消失,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不管是咖啡本身还是牛奶产生的泡沫,都不损害健康,可以尽情享用。

 

 03. 榨果蔬汁的泡沫

 

榨果蔬汁时的泡沫,也是果蔬汁中的营养成分,有点难看,但不影响健康。

 

不过果蔬汁不算健康食品,偶尔喝喝解解馋就好。

 

 04. 煮饭 / 粥或煮面的泡沫

 

图片来源:pixabay.com

 

大米和面粉中都含有一些蛋白质,煮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溶到水中。它们会把空气包起来,从而形成泡沫。

 

此外,大米和面中的淀粉也会有一些溶到水中,增加水的黏度。米汤、面汤的黏度越高,泡沫可能就越多。

 

这些泡沫对健康没有害处,可以放心吃。

 

 

这些泡沫,要注意

 

 01. 炖肉的泡沫 

 

煮肉时的泡沫,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次还有肉中的脂肪和其他成分。

 

听起来还挺健康?

 

实际上,煮肉初期产生的泡沫主要源自肉中残留的血水,它们会跑到汤里,使泡沫看上去和闻起来都令人反感,又被叫做「血沫」。

 

为了不给自己找难受,刚开始产生的那些颜色较深的泡沫,最好还是撇掉吧。

 

此后如果出现了一些白色的泡沫,它才主要是肉中的蛋白质,可以留下它。

 

煮肉、炖肉时的血沫,还是撇掉好

图片来源:sohu

 

 02. 打豆浆的泡沫

 

打豆浆时产生的泡沫,主要是其中的皂苷产生的。

 

堂主前面说过,皂苷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它的存在会使豆浆在没有沸腾时就满锅泡沫,造成沸腾的假象。

 

此时的豆浆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食物中毒。

 

正确的做法是:在生豆浆出现「假沸」后,继续加热 3~5 分钟,到泡沫消失,豆浆真正沸腾。

 

不过,如果你家做豆浆用的是全自动豆浆机,那就不用担心。因为程序都是设置好的,完全煮沸后才会提示「豆浆制作完成」。

 

堂主喜欢奶泡,你呢?

 

 

 

 

图片来源:soogif.com

来呀,一起玩泡泡呀~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