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超人最近和朋友们在一家西餐厅吃饭,朋友突然很惊奇地指着菜单问:“除了常见的素食、辣椒、无糖等符号,为什么现在很多菜品名字旁边多出一个GF的标志了?到底是啥意思?”

 

 

GF来自英文单词Gluten-Free的缩写,其直译意思是“无麸质” = “没有谷物蛋白质”。这个词组对很多国内读者来说还估计还很陌生,不过,它可是欧美中产圈儿近年最火的流行词了,甚至有一堆欧美明星、球星高调宣布:我只遵循“无麸质饮食方式”!

 

无麸质助他夺得世界冠军?

 

从“无麸质饮食”中受益最多的,当属塞尔维亚网球小王子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了。这位世界顶级网球运动员,从小在父母开的披萨店里长大。2010年正是他职业生涯最低潮时期,他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了病根——原来自己对谷物中的一种蛋白质过敏。

 

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德约科维奇开始全面抛弃包括披萨在内的所有谷物食品,包括面包、饼干、麦片等等。在严格的“无麸质”饮食管理下,他的训练状态恢复惊人,次年(2011年)就成功拿下世界四个大满贯中的三个冠军,首次登上世界排行榜第一,更在今年拿下法网冠军,实现职业生涯全满贯。

 

 

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可不是吃货超人强行YY,把德约科维奇的逆袭人生归功于无麸质饮食哦。是德约科维奇主动在个人自传《一发制胜》中,详细地解释了无麸质饮食对他的帮助,以及自己如何通过调整饮食习惯,从谷物过敏的低潮中走出来。

 

 

今年6月,彭丽媛出访塞尔维亚的时候,还向当地网球培训中心赠送了一本德约科维奇自传《一发制胜》的中文版……这这这……画风突变啊……

 

同样,采用无麸质饮食的还有美国网球双打名将迈克·布莱恩,最近首登男单世界第一的安迪·穆雷,以及NBA球星纳什。据说还有不少好莱坞女星用无麸质饮食来减肥,小天后麦莉·赛勒斯在Twitter上写道“在尝试无麸质食物后皮肤、身体和精神都有让人惊叹的改变”;美国名模辛迪·克劳馥、钢铁侠女友格温妮丝·帕特洛也都是无麸质的拥护者。

 

 

为何要去掉谷物中的蛋白质?

 

在众多明星的影响下,现在“无麸质饮食”已经成为欧美国家中产阶级的新爱好了,每到餐厅吃饭,必定要问:你家有没有无麸质的菜单?那流行程度,就像我们在国内下馆子总要随口问一句:能不能别放小葱/香菜/味精……

 

话说回来,无麸质饮食到底是个什么科学原理?下面,就让吃货超人用最简单的语言帮小伙伴们翻译一下:

 

什么是无麸质饮食?

 

所谓麸质(gluten),是指小麦、大麦、黑麦等谷物中自然存在的蛋白质,它作为黏合物质把谷物磨成的粉黏在一起,帮助面粉发面,提升烘焙质量和质地。所以,无麸质,就是用人工手段去掉谷物食品中的这种蛋白质。

 

 

谷物粮食都含麸质?

 

是的 ,大部分常见谷物制品,例如意大利面、披萨、啤酒、燕麦、干酪、三明治等,甚至酱料、蛋糕、面包、饼干与蛋糕等精致食物都含有麸质。无麸质餐饮的流行,最初是由人群出现对谷物食品过敏症而起,经过医学研究发现,谷物过敏人群,在摄入麸质后人体的防御系统攻击小肠肠道,会导致腹痛、腹胀、腹泻等。

 

 

有多少人会对谷物过敏?

 

说实话,其实并不多!中国的数据现在还收集,美国则估计有1%的人口受到谷物过敏症的影响。但是,研究称美国有近30%的人口接收到“无麸质饮食”的宣传,并且很感兴趣想要尝试一下……为何有这么多正常人想要尝试过敏患者的食谱呢?深究原因,很可能是宣传的作用。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本备受争议的书,美国博尔玛特博士所著的《谷物大脑》了。

 

 

这本书说:吃谷物让人变蠢?

 

拥有30年从业经验的博尔玛特博士,在营养对神经病症的影响这个研究领域是世界公认的权威。在他2013年出版的《谷物大脑》一书中,博尔玛特声称:通过长达数十年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会生病,而且并非遗传基因注定,罪魁祸首正是我们每天吃的谷物(中的麸质)。

 

博尔玛特还指出,含有麸质的谷物或高糖的碳水化合物就像沉默的杀手,增加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导致神经退化性疾病,“即便是被人们大肆追捧的全麦食品也可能导致痴呆、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慢性头痛等等问题。”

可以说,博尔玛特博士一个人扛起了“无麸质饮食”的大旗,而这本名为《谷物大脑》的书,也先后登上美国亚马逊健康类书籍冠军、《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连续在榜55周等等,可谓风靡一时。

 

更多学者觉得这只是一场炒作

 

“伪科学”,“与诸多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相矛盾”, “误导且以轰动为目的的”?

 

 

 

 

食品与营养学博士朱莉米勒•琼斯

 

吃货超人看《谷物大脑》

 

如果读完一本所谓“颠覆性”的饮食畅销书,你却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吃,你是否会觉得很失望甚至恐慌呢?这就是超人读完《谷物大脑》的心情。

 

书中存在多处模糊的概念和并不那么充分的科学证据,如过量和正常食用碳水化合物的界限并未明确,将麸质和碳水化合物混为一谈,过度夸大麸质对大脑的影响,都只会让人给这本书贴上哗众取宠的标签。

 

举个例子,书中提到我们祖先的食谱大概有75%脂肪,20%蛋白质,及5%碳水化合物;但这些数据源自哪里呢,可信性又有多大?身为现代人的超人读到这里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旧石器时代。

    

   

但书中对于麸质过敏检测的建议还是可取的。如果你怀疑自己的某些不适症状与麸质有关,去正规医院做个检查吧。


 

无麸质饮食 Yes or No?

 

如果你属于麸质过敏人群

 

 

 

 

 

小惊喜:来自美国的初创公司6Sensorlabs发明了一款名叫Nima的测试器,轻巧便捷不说,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检测出食物中是否含有麸质,是不是很强大呢?

 

无麸质检测器Nima

 

如果你很幸运不属于麸质过敏人群

 

首先你要知道一些事实:

 

因此:

 

 

希望大家都能吃出更好的自己!

 

本文由吃货超人原创写作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