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s面包日记
早餐:抹上新鲜的咸味黄油(其实是自己做的假黄油,但抹真的黄油更加美味),皮薄,轻轻就咬下去了。口感绵密柔软。面包屑在舌尖化开并绽放的滋味。外表酥脆,面心入口即化,不是过去追求的什么大洞洞,耳朵,所能形容的。和过去追求的目标相比,这个更像是向内追求,而不是外在。再搭配一个煎蛋,一杯自己烘的曼特宁。清晨恢复元气。
谢谢Apollonia 非常细致的讲解,每一种意外都想到了,也一一呈现出来,Stone ground Miche,当我从炉里把它铲出来的时候,真的手都在抖。一是激动,二是好重。在判断蹩脚面包的其中一条就是,看着体积虽大,重量却过轻。
铲出来的时候像从砖窑里给请出来。看色泽,听敲他的声音,用刀切下去反馈过来的感受。这就是我想要的包。虽然最遗憾的就是暂时还不能实现砖窑烘烤,但是传统的制作方式,和最后的烘烤方式,也是尽量的还原。
Miche从粉的选择,磨粉,筛粉,发酵,塑形到烘烤,每一步都和别的面包完全不同。需要调动五感去感受每个过程查验每一步结果。与其他欧包打蒸汽和高温度也完全不同。这个只需要230℃左右,慢烤的方式,让面包心完全烤透。和之前实验的无数个相比,今天这个才是真正想要的样子。
我这里并不是说这就是好面包标准,如何选择自己的面包?凭直觉。
我喜欢的想要的好面包,以营养与美味为基准,特别研制面粉和材料(关于研制粉,也要预防现在很多打着生态绿色的幌子卖所谓古老品种小麦的。这个另外开篇说)。师傅依照古法手做,符合优质营养面包,应含有以下成分:小麦胚芽,糊粉层,以及面种。
当努力成为了人生的常态,那你的生活就一直充满希望。人间值得,万物可期。 #早餐•2021年7月31日#
202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