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赞
懒超人FAN 做过

黑糖吐司,冲绳黑糖吐司(吴克己)

这几天都在刷吴克己老师的黑糖吐司,在失败了好几次之后,终于勉强成功了。说勉强成功,是因为这次没有加葡萄干和核桃,不算百分之百按照原方来。先总结一下我失败的原因,给刷此方的朋友们做参考。
1. 没有按照实际面团情况加水,一下加完85g水,最后发现其实80g水是最合适的
2. 泡过水的葡萄干没有晾干,最后倒进面团,等于又加了很多水量,面团整个就不好了(图)
3. 二发湿度过大,应该在75-80%之间,面团状态会好
4. 整形时,面团粘手没有撒手粉,东拉西扯破坏了面团表面,没有形成光滑的膜,包不住更多的气体(图)
修改了错误以后,没有加果干的成品是14.2cm。在这几次操作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款配方,最后放入模具的生面团重量竟然是不一样的,会有20多克的浮动。这个配方,目前最好成品的入模生面团重量(没加果干)是451g。
❓为什么同款配方入模生面团重量会不一样呢?
查了好多书,都没有讲。请教了一位烘焙老师,他说有可能是糖被酵母分解的程度不同,导致生面团重量会有波动。
❓入模生面团重量跟吐司的蓬发高度有关系吗?
之前做的面团重量都在490g-530g之间(成品13-15.5cm),这次做出了个451g的生面团,当时心里有点慌,怕长不高,但是,从14.2cm这个结果来看,在都为450g模具所设计山形吐司配方中,生面团的重量不影响成品高度。
那么,生面团重量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呢?
这里要引入一个【模具和生面团的比容积】的概念。
模具和生面团的比容(毫升/克)=模具容积(毫升)➗生面团重量(克)
⚠️比容积一般在4-5之间,450g的模具的体积为2285,所以面团重量在2285➗4=570g 到2285➗5=457g之间
这个公式的意义:
1⃣️比容数值越大,生面团重量越少,成品越松软,组织气孔会修长和拉大(图);比容积越小,生面团越扎实,组织气孔也越小。很好理解,小面团在大空间里蓬发的空间充足,让面粉的筋性拉升到极致,成品自然就松软一些。所以,当看到生面团重量时,就可以对成品有个预期。
2⃣️拿到不规则模具,可以先把保鲜袋套在模具上,装满水,然后称量水的重量,就可以得到水的体积(重量=密度x体积,水的密度是1),也就是模具的容积,接着就可以算出要放入多重的面团。
操作数据在评论区
(参考书籍:《面包制作的科学》)#早餐•2020年7月28日#

2020-07-28

懒超人FAN

☀️室温27度,湿度43
1⃣️中种制作
混合2分半
成团4档3分钟
26度湿度60%发酵1.5小时,冷藏室发酵1小时,发到2-2.5倍大
2⃣️揉面
2档混合6分钟(有水后加)共40g水
5档 揉面5分14秒 厚膜
加黄油 2档 4分钟 吸收
5档 揉面6分 薄膜
共21分14秒
不沾缸 有点粘手
3⃣️发酵
一发
26度 70%湿度40分钟
生面团重量451 g
二发
发酵箱设置37(实际37.4) 湿度65%(实际78-80)1小时
4⃣️烘烤
烤箱预热至实际温度180度
面团9分满剪口洒黑糖喷水
烤箱调至上火165 下火195 烤30分钟
烤了10分钟后盖锡纸
成品14.2厘米

2020-07-28

涵涵头

鼓掌鼓掌👏👏👏超认真👍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