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赞

2020年02月20日

《河圖洛書》就是典型的層纍系統 被說得天花亂墜 神秘無比……近代研究兩種可能性較大——第一是西周第一任宰相周公旦建立洛邑陪都的城建草圖 被後人用《易經》的數理方式加以排布而來 第二是天象 星象的減縮圖(這就是為什麼人類最成熟 最完備 的原始學科全都是天文學的原因)
     《十二辟卦圖》是早年中國人解釋立法 節氣和做氣象預報的一個圖 怎麼做呢——首先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成七十二候 每五天一候 然後在中原某一個固定地點觀察 記錄氣象變化數百千年的累積(清明——早年是一個候的名稱 雨後空氣格外清澈故名清明……)
      ——古代高級知識份子除了經史子集外 一般都熟知中醫和《易經》……
     夏至“姤”——太陽走到北回歸線上 北半球的夏天
    秋分 春分——太陽回歸到赤道上
    冬至“复”——太陽到了南回歸線上 北半球的冬天
    用卦——冬至是“复”卦——上面全是陰爻 最下出現一個陽爻 ——這說明古人非常清楚——太陽走到北回歸線上  還沒有到最冷天 太陽要走到南回歸線上 太陽要開始北移了 陽要回歸了 所以僅有一陽  後面是“臨”卦——兩陽  “泰”卦——三陽  “大壯”卦——四陽   “夬”卦——五陽  最後是夏至“姤”卦——上面五陽 下面一陰……  它不是在體感溫度上表達 而是在太陽運行的方位上表達 是農業文明對氣象學上深刻的展開……
——一次純粹的思想探索之旅王東嶽

202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