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赞

2019年12月11日

知的程度受限於在的程度 “能知”是“能在”的狀態屬性表達 然而“能知狀態”和“能知規定性”決定“所知形態”和“所知內涵”——這就是精神現象的根本原因 或大信息量的精神存在模型  所以感知分——感應(純粹) 感性和感知及知性(被理性籠罩) 理性(純邏輯)一系來做表達 所以——“越原始越低級的東西 越具有奠基性 決定性和規定性”  因此高明的哲人早在數百年前 就已經對人類高度使用智慧提出質疑
     邏輯——最早在古希臘時不明確 表達為羅格斯 意思是“言辭與秩序”  是不分主客關係的表述  最早使用“邏輯”這個概念的是亞裡士多德 他給的定義是——必然的導出 僅指演繹邏輯 也就是如果給出大前提 再給出小前提 那麼結論是必定的 是唯一的  今天的邏輯的含義有兩層——一是思維推理的先驗格律  一是必然的導出
      通常所說的邏輯 僅指思維或理性邏輯 那麼就有一個問題——理性邏輯和知性 感性乃至於感應的貫通關係是什麼呢 
——一次純粹思想探索之旅王東嶽

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