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赞

2019年11月28日

笛卡爾第一次把精神作為一個對象 叫精神實體擺成正面課題加以追究和探討 但是它立即生出一個嚴重的麻煩 就是如果我們所說的“在”衹是感知中的“在” 而感知是一個封閉的通道 我們並沒有感知之外的另一個通道抵達外物 那你憑什麼説“外物存在” 你怎麼知道你所說的“存在”不是純粹的精神派生  這當然在純邏輯上構成一個嚴重的疑竇
      因此 在笛卡爾半唯物半唯心的二元狀態中 必然帶出一個明確的答案——貝克萊
     貝克萊提出著名三論——物質是觀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對象和感覺原是同一種東西 貝克萊的表達非常極端他完全否定有外部世界存在 這在邏輯上是成立的 因此貝克萊對“知”勾銷“在”的證明成為一個哲學上的有效命題 由此對休謨英國經驗主義者構成嚴重衝擊 休謨接觸貝克萊的東西 才突然意識到我們所謂的知識居然是一個嚴重的空洞   “知”的內涵是什麼……
——一次純粹思想探索之旅王東嶽

2019-11-28

登录查看1条回应